美国国债收益率在美联储出台前暴跌 标普指数突破5400点

来源: 股城网
2024-06-13 06:19:19

  美国股市创下历史新高,因通胀普遍降温刺激债券收益率大幅下挫,交易员押注美联储(Fed)今年可能不止一次降息。

  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首次突破5400点,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板块——科技股领涨。美国国债价格上涨,导致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多达17个基点,美元兑所有发达国家货币汇率下跌。美联储的互换交易目前完全反映了11月和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而9月降息的押注也有所上升。

  在美联储决定之前,数据显示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降至三年多来的最低水平。这些数据可能代表了通胀恢复下行趋势的早期阶段,这将使官员们能够降息。

  拉扎德(Lazard)的罗纳德•坦普尔(Ronald Temple)表示:“这份报告正是美联储增强其信心所需要的,即通胀正在消退,未来几个月有理由降息。9月份的降息在很大程度上前景可期。”

  外界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周三的议息会议上连续第七次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利率决定和预测将于华盛顿时间下午2点公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30分钟后举行记者招待会。

  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几乎所有主要成分股都上涨,苹果(Apple Inc.)和英伟达(Nvidia Corp.)等大型股至少上涨3%。科技股的上涨还受到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井喷式收益的推动,该股飙升10%。较低的债券利率也有所帮助,两年期债券收益率出现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欧元上涨1%。

  虽然CPI数据令华尔街松了一口气,但政策制定者强调,尤其是在最新的就业报告表现依旧稳健的情况下,他们需要看到几个月的价格压力消退,才会考虑降息。

  对Evercore的克里希纳•古哈(Krishna Guha)来说,这预示着9月份可能降息,但美联储需要看到更持续的进展才能实现降息,并将在6月的会议上努力强调这一点——市场应该为此做好准备。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E*Trade的克里斯•拉金(Chris Larkin)表示:“事情还没有结束,因为美联储已经表示,希望在降息之前看到通胀下降的既定趋势。但只要我们得到更多这样的数据,9月份的降息仍有可能。”

  自去年7月以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一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20年来的高点。受2023年下半年通胀大幅下降的鼓舞,FOMC决定今年逐步降息。今年3月,季度“点阵图”显示,2024年将降息三次。但最近对减少降息的押注越来越多。

  Glenmede的杰森•普赖德(Jason Pride)表示:“总的来说,这份报告可能会将焦点转移到2024年的两到三次降息上。”

  更多关于今日CPI数据的观点:

  安联投资管理公司的Charlie Ripley:

  正如我们今天晚些时候从美联储听到的那样,今天的通胀数据应该是鲍威尔主席的另一个荣耀,并提高其他投票成员的信心。更重要的是,随着我们进一步展望未来,从现在到本轮周期内的首次降息的距离似乎正在迅速接近。

  Fedra ted Hermes Limited的Charlotte Daughtrey:

  到目前为止,美国2024年的通货膨胀率比预期的要具有黏性,所以今天发布的数据将受到市场的欢迎。也就是说,现在基于这一单一数据点进行判断可能还为时过早,我们预计美联储将继续谨慎行事,在今年剩余时间里可能会有有限的降息。随着潜在经济形势的显现,未来的数据将继续受到密切关注。

  eToro的Bret Kenwell:

  凉爽的通胀数据应该会提振投资者对美联储在2024年下半年降息的信心,但在降息方面,美联储是往火上浇油还是泼冷水呢?

  今天的通胀报告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投资者正在从鲍威尔主席那里寻找美联储下一步可能采取什么措施的线索。

  LPL Financial的Quincy Krosby:

  美联储距离维持物价稳定的最后一公里越来越短了。

  这应该有助于今天准备点阵图并微调其声明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对货币宽松政策提出更积极的看法,尽管他们援引了他们一贯的声明,即他们仍然依赖于数据,并需要进一步确认通胀继续呈下降趋势。

  LPL Financial的Jeffrey Roach:

  通胀放缓对美联储来说是个好消息。尽管今天上午公布了一份不错的报告,但美联储仍有可能在今天下午的最新经济预测摘要中传达他们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利率的意图。更新后的点阵图可能暗示今年只有两次降息,而不是3月份的三次降息。

  哈里斯金融集团的杰米·考克斯:

  反通胀又回来了——过去几个月通胀数据的上升被证明是暂时的。这让美联储的日子好过了很多:就业强劲,通胀在下降。

  Trade Station的大卫·罗素:

  在经济加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也在放缓。事情正按照美联储的希望发展,所以杰罗姆·鲍威尔今天下午可能会感觉良好。9月份可能会回到降息通道。

  Carson Group的Sonu Varghese:

  5月份整体CPI和核心CPI均弱于预期,表明反通胀进程正在结束。这使得美联储有望在2024年降息,第一次降息可能会在9月份,尤其是在失业率达到4%并有进一步上升风险的情况下。

  Lombard Odier投资管理公司的Florian Ielpo:

  通货紧缩反其道而行之。尽管这些数据不太可能影响美联储今天的决定,但它们对7月份的会议可能意义重大。对低利率的预期应该会提振股票和债券。

  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的Ashwin Alankar:

  今天疲软的CPI让美联储回到了驾驶座上,是否在今年晚些时候采取预防性降息,以确保经济衰退一事仍然遥远。除非能看到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反通胀证据,否则今天的疲软支持的是先发制人的降息,而不是美联储政策转向宽松。

  BMO Capital Markets的Ian Lyngen表示:

  总体而言,通胀数据普遍低于市场预期。此外,它为2024年降息50个基点的“点阵图”信号扫清了道路,并确保鲍威尔将提供鸽派言论。

  Charles Schwab英国的Richard Flynn

  今年的下跌表明,货币政策正在发挥预期的作用,并使美国经济向美联储2%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如果通胀在未来几个月持续下降,央行官员应该会被说服最终降低利率。

  Giuseppe Sette (Toggle AI):

  2024年降息的可能性保持平衡。通胀肯定没有上升,但也没有快速下降。在就业市场强劲健康的情况下,美联储可以坚持其历史策略,将利率保持在远高于CPI的水平。

  Sit Investment Associates的Bryce Doty:

  一个平静的CPI报告。CPI报告给了美联储降息的灵活性。不过,我们仍预计美联储将推迟到大选之后(再降息)。

责任编辑:杨淳端

  而在东北地区人口持续负增长的大背景下,沈阳市依靠系列人才引进政策、改善营商环境、降低落户门槛等措施实现了人口逆势增长。其常住人口从2016年的860.9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914.7万人,六年间增长了约53.8万人。

  近十年来,蒙古国内戈壁地带一年中发生的沙尘暴次数,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4倍。2021年,蒙古国自然环境和旅游部气候变化司司长恩赫巴特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谈到,蒙古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沙尘暴的发生率正呈上升之势。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菜鸟半日达打造的是1212模式,以中午12点和午夜12点作为下单截止时间,分别在当日下午9点前和次日上午12点前送达。此前,京东在2010年推出了“211限时达”服务,即用户在晚上11点前下订单,就能在第二天下午15点前收到货;用户在中午11点前下订单,就能在当天收到货。

  在他看来,索道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救援问题是一个需要充分考虑和论证的问题。“前期论证非常关键”,他说,“如果验收时救援和安全措施不到位,是无法运行的。”

  王浩指出,要学习研究、总结提炼、转化落实好江苏、上海的先进经验,同时充分发挥好我省比较优势,始终保持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志气、勇气和锐气,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勇前行,不断推动“八八战略”深入实施再深化再提升再突破。要坚决抓好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实,坚持长短结合,既着眼长远、又干好当下,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真正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要扎实做好二季度重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要进一步优化政策服务,推动各项政策及早发力、直达快享;要坚持“项目为王”,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创新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要举全省之力筹办好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只留经典、不留遗憾,确保把亚运盛会办成“重要窗口”最具辨识度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乌拉圭《国家报》发文称:“政府认为与中国的自贸谈判进展缓慢,布斯蒂略希望访华加速这一进程。”文章提到,布斯蒂略正前往中国启动与中国自贸协定的对话,并与中国协商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事宜。文章透露,2022年中乌两国宣布完成自由贸易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后,乌方进行了大量工作,但对话进展得比乌方预期要慢,布斯蒂略对即将在中国开展的各种会谈抱有“良好的期待”。

黄莉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