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高校招生计划有何亮点与变化?

来源: 南方网
2024-06-26 17:24:54

  6月25日,广东2024年高考放榜,普通类本科历史428分、物理442分。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将分两个时间段进行,从6月28日开始进行。

  今年广东高校招生计划有何亮点与变化?南方日报记者带大家一起梳理。

  ●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陈子阳 李秀婷 王聪 陈伊纯 钱明雅 实习生 王妍程

  新生军训期间即可申请转专业

  2024年,中大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7755人,招生规模保持稳定,略有增长。

  中大副校长刘济科介绍,中大今年继续增加广东省招生计划,连续三年增值达40个;

  新生入校后,最快可在军训期间申请转专业,在多个特色院系专业中二次遴选,总名额超200个。学校后续还提供了一系列转专业、辅修等跨学科学习方式。学生转专业转出申请零门槛,转专业成功率达六成。

  广东考生多少分可以报中大?中山大学教务部招生办公室主任邹丹建议,物理类省排名1.6万名以内,历史类省排名2500名以内,有机会“冲”进中山大学,鼓励把中大填报在“冲”的位置;物理类省排名9000名以内,历史类省排名1800名以内,很大希望录取,建议积极填报,并把中大专业组放前边。

  暨大

  新增6个创新特色班将面向大一新生开展选拔

  2024年,暨南大学(简称“暨大”)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计划招生4920人。其中,在广东省计划招生2334人,比去年增加10人。

  今年,暨大在人才培养方面推出新举措,新增6个创新、特色班,包括“生物科学+”拔尖人才创新班、“药学+”拔尖人才创新班、“化学+”拔尖人才创新班、“汉语言文学+”拔尖人才创新班(振铎班)、“经济学+”拔尖人才创新班等5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创新班和1个涉外法治人才特色班。创新、特色班会在新生报到后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开展选拔工作。

  华师

  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可申请互转

  华南师范大学(下称“华师”)今年普高本科招生计划7630名,比去年增加16人。在广东招生计划6133名,其中师范专业计划2344名,非师范专业计划3789名。物理学(基地班)今年首次采用高考招生和入学后选拔相结合的形式选拔学生。

  华师招生办主任张学波介绍,学校专业组设置比较均衡,不会出现冷热门专业捆绑招生的情况。同时,每学年春季学期,华师为学生提供在师范与非师范各专业之间申请互转的机会,学生可同时报考师范类专业组和非师范类专业组,录取后可申请转专业。

  今年,华师继续开展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专项计划,计划招收200名学生,主要为汕尾海丰、汕尾陆丰、汕尾陆河、惠州博罗、清远清新、河源连平等地市培养本科师范生。

  华农

  新增招生80人,是全省招生规模最大“双一流”高校

  日前,华南农业大学(下称“华农”)公布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全国计划招生9160人,较去年增加80人,其中,广东省招生计划7028人,是广东省招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今年,华农新增本科招生专业“生物质能源与材料”。该专业为国家特设控制布点专业,主要面向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培养行业领军型新工科人才。该专业将采取小班制教学,教师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工

  新增4个招生专业,瞄准广东产业“高精尖缺”

  今年,广工2024年本科招生总计划10150名,新增智能感知工程等4个招生专业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7个国际班。

  广工招生办公室主任吴烈坚介绍,今年学校瞄准广东产业“高精尖缺”,深度匹配国家和地方所需,设立智能感知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化学、网络空间安全等4个招生专业。

  同时,广工新增会计学(中澳班)、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澳班)、法学(中澳班)、英语(中英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英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英班)、工商管理(中澳班)等7个国际班,为学生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

  广东考生排位多少可以上广工?专业志愿怎么报?按照往年报考情况,物理类省排名60000名左右,历史类省排名20000名左右的有较大概率被广工录取。其中,物理类省排名20000名以内的考生,是广工的优质生源,在专业选择上有绝对优势;30000名左右的考生可以选择热门专业。

  广中医

  新增招生计划 200人,各专业组内专业学科门类相近

  今年广中医新增计划200人,并结合该校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优势,对考生就读需求强烈的医学学科专业进行扩招。其中,中医学在普通类本科招生新增计划45人、订单定向医学生招生新增计划24人,针灸推拿学新增计划20人。

  为满足更多考生的不同填报需求,广中医对专业组设置上进行了调整。各专业组内专业学科门类相近,如中医学长学制类专业组群、医学学科类专业组群、医学技术学科类专业组群、护理类学科专业组群等,同时中医骨伤科学分开三个招生代码在一个组内招生。

  除此之外,针对优秀新生,广中医开设“铁涛班”“国维班”“岱翰国医班”“深圳创新班”等中医实验班,坚持中医经典回归临床,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打造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广医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新增本硕博贯通招生计划

  2024年,广州医科大学(下称“广医”)普高本科招生计划2190人,其中广东省普通类招生计划1742人(含地方专项招生计划60人)。广医本科招生专业21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占比80.95%。

  今年开始,广州医科大学新增本硕博贯通招生计划:基础医学(“5+X”一体化)、临床医学(“5+X”一体化),开展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本科毕业符合相关条件的,可获得在本校继续攻读研究生的资格。

  广大

  新增国际法、智能建造2个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

  广州大学(下称“广大”)2024计划招生7580人,其中在广东计划招生6632人。广大副校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吴开俊介绍,今年广大新增国际法、智能建造2个招生专业,并根据考生的就读需求,对具体专业的招生指标进行了优化调整,增加了师范类专业招生指标142个,扩招新工科专业346人。

  广大还扩大了转专业空间。学生在第一学期期末、第二学期期末、第三学期期中均可申请转专业,有多次转专业机会。转专业学生可在学院内任选专业,跨学院转出无门槛,转入通过公开选拔,择优录取。其中第一学期末所修课程加权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50%的学生,可在当年招生专业组内免试申请转专业。

  南医大

  临床医学八年制省内单列成组,零调剂零风险

  2024年,南方医科大学(下称“南医大”)本科计划招生3000人,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在广东计划招生1596人,其中普通类计划招生1481人、农村地方专项115人。

  今年,南医大进一步优化专业分组,并增加热门专业计划投放,进一步提升考生志愿满足率和录取率。其中,临床医学本博八年制在广东省单列成组招生,零调剂零风险,考生可以大胆填报;临床类专业组内7个专业全部为热门临床类专业,且计划数充足,调剂风险低、志愿满足率高,更能满足志向学医考生需求。入读南医大的学生,在校期间将有三次转专业机会,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设立11个拔尖人才培养特色创新班,实施导师制、小班制、早科研等人才培养模式。除此之外,学校还增设一体贯通培养,开设基础医学本博一体,临床医学本硕一体,生物医学工程本硕一体,实行本研一体贯通培养。

  深大

  计算机与软件、物理与光电等热门学院扩招

  近日,深圳大学(下称“深大”)发布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招生总计划7000人,9个热门学院招生总计划增加。招生专业84个,新增人工智能专业。

  面对考生需求,深大多个热门学院进行扩招。其中,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等5个学院在广东招生计划增加较多,均超过20人。

  值得注意的是,深大今年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增4个“院士班”,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IEEE荣誉班)、电子信息工程(文华班)、土木工程(国际工程创新班)和土木工程(数学力学创新班),均由院士担任班主任或首席教授。

  汕大

  新增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招生,培养跨学科人才

  6月17日,汕头大学在广州举办2024年本科招生媒体说明会,公布今年招生信息。今年汕大总体招生计划为4600人。其中,广东省内计划3663人,面向港澳台招生80人。

  2024年,汕大共有本科招生专业49个。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汕大继续推进和优化专业特色班招生。其中,新增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招生,同时新增体育教育专业和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微电子)招生方向。

  新设立的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将以“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为特点,致力于强化相关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招生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正如本月早些时候在G7外长会期间,美国也敦促盟友一致应对所谓中国经济胁迫和军事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对此表示,要论经济胁迫和军事威胁,美方是这方面的老手,也是这方面的专家。美方应当反省和检讨自身搞胁迫外交的恶行,而不是向别国乱扣帽子。

  中央气象台4月19日18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预计4月19日20时至20日20时,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部和东部、甘肃大部、宁夏、山西、河北西部、北京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南部、甘肃东部、宁夏中部、陕西北部等地局部有沙尘暴。

  不过,陈弘提醒称,中澳经贸关系虽然已出现实质性改善,但澳大利亚政府日后不应再在核心利益问题上挑战中国,不要做伤害两国双边关系的错误事情,应积极维护好目前来之不易的中澳关系的“回暖”进程。

  从官方文件以及企业表述上看,相较于长江索道兼具交通功能和观光价值,黄浦江缆车项目,从一开始的定位就并非交通工具,而是强调旅游功能。“浦江之心”跨江缆车,也是作为上海重大文旅项目进行披露的。

  “原来外企更多是往中国进口原料,利用劳动力再出口,而现在更愿意融入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目前,高新技术外企数量增长更快,不再高度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白明说。

  除此之外,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此前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光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问题,比如被操纵、数据泄露,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中国政府完全有权力进行监管、审查,确认这些产品是否合乎中国的安全要求。项立刚认为,以前,中国市场对美光的依赖性较高,很多芯片由美光供应。但是近年来,由于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制裁,美光等制造商对中国的供应出现问题;同时,长江存储等中国企业也成长起来,中国对美光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许多器件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李美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