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造谣7000条”,人工智能技术不能这么用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20 06:48:24

  与以往靠自身发挥想象力杜撰“小作文”不同,如今利用AI造谣的门槛和成本更低。只需要输入关键词,AI软件就能自动在网络上抓取素材生成文本,再配上貌似和事件具有相关性的虚假图片,一条图文并茂、“有图有真相”的谣言就诞生了。

  可怕的是,这一过程基本不需要人的参与,就可实现谣言的批量生产。比如,发布“西安爆炸”虚假新闻的账号所属机构,最高峰一天能生成4000至7000篇假新闻,每天收入在1万元以上,而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某某经营着5家这样的机构,运营账号达842个,这一数字触目惊心,令人十分不安。

  造谣难度降低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陡然增大。AI造谣能生成极为逼真的图片、音视频,这就颠覆了“有图有真相”的常规认知,蛊惑性极强。以新闻报道的口吻生成所谓的“突发新闻”,再配上耸人听闻的标题,短时间内就能快速传播,让不明真相的民众轻信,易引发社会恐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对社会信息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而相关部门的查证、辟谣则要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

  造谣、发布、扩散,说到底,是有人看到这背后有利可图。在警方查获的数起造谣案件中,当事人将虚假消息发布在平台,平台会根据文章的点赞数和阅读量支付相应的报酬。在这一规则的刺激下,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加持”,追求谣言更逼真、内容更猎奇、传播更快更广,博取更多眼球,从而牟取流量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刺破不法流量经济的美梦,需要法律利刃出鞘。一些人奉行流量至上,心中既无法律观念,也无道德底线,甚至把冲撞法律红线的行为当成流量密码、炫耀资本。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在互联网造谣情节严重的,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这应该成为悬在每个网民头上的警钟。同时,惩处造谣的力度也要再有力一些,让造谣成本再大一些。

  谣言通过平台发布传播,平台理应负起主体责任。作为具有技术优势的一方,平台要在内容甄别、阻断谣言、防止扩散方面积极主动作为。现有的内容监管机制还有哪些漏洞、分成机制是否合理、处罚措施是否完善,这些都应该成为平台查漏补缺的 重点。对于造谣者,该警示警示,该截流截流,该封号封号,让毒流量“利尽而断”。

  10.有线电视智能推荐频道

  走进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这里洋溢着浓浓的运动氛围。新手借助滑冰辅助设备在内道缓慢滑行,有基础的爱好者在外道尽情驰骋。中心区的冰面上,练习花样滑冰的学员翩翩起舞。“冰丝带”引入冰上运动培训机构,提供多个项目从零基础到专业化的培训课程,让更多人能够体验“最快的冰”。

  近年来,既有刘畊宏、东方甄选等现象级大V,也有在垂直细分领域出现的不少非大众所知的达人和商家,他们通过持续打造符合自己品牌调性的优质内容,提升长期经营效益。

  中国红十字会赴叙利亚救援队领队郭阳:“我们这次运的药品是根据叙利亚援助的需求来准备的,主要是医疗物资,包括了骨折固定用的夹板和抗炎、止血、止痛等药物。我们昨天已经跟叙利亚红新月会进行了交接,接下来会跟它一起合作,尽快把这些药品运到抗震一线,尽快让大概五千多名叙利亚北部灾民能够得到适当的救助和帮助。第二批的救援物资正在来的途中,第二批主要就是安置灾民的,包括帐篷、折叠床,还有家庭包,先把灾民安置起来。”

  惊人的“水分”引起了民警的警觉,联想到举报信上面的内容,民警推断,大概率是一个内外勾结、靠卖“水货”获利的犯罪团伙。

  此次捐赠仪式中,重庆铁人三项运动员邹莉娜、曹俊宇向重庆体育博物馆捐赠了比赛所用的自行车、奖牌。(完)

萧建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