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2024北京网络安全大会:网安上市公司护航智能网联汽车上路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07 10:20:38

  本报记者 李春莲 李乔宇

  6月5日,2024北京网络安全大会正式拉开序幕。《证券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国家会议中心偌大的会场座无虚席,这场持续两天的大会,热度空前。

  2024年是AI落地之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按下“加速键”,其安全问题更是引发热议。

  智能网联汽车

  面临多重安全挑战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网络攻击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奇安信此次将自动驾驶一体化模型带到了活动现场。

  在体验过程中,记者可以通过操作驾驶模型,对屏幕中的车辆进行转向、加速及刹车等操作。正常行驶状态下,自动驾驶车辆能够对交通信号灯进行正确识别,但在网络攻击状态下,方向盘、油门、刹车全部失控,驾驶员无法通过正常的操作方式控制车辆。同时,对智能汽车进行的网络攻击,也有可能使车辆产生认知错误,出现无视交通信号甚至冲向人群引发交通事故的情况。

  “现在前面的信号灯为红灯,在无人驾驶模式下,攻击者通过截取路测设备广播篡改了传输给车辆的数据,向车辆发送了绿灯的错误信息,导致无人驾驶算法做出错误决策,出现闯红灯撞击过马路的行人等情况。”奇安信安全专家李国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在李国文看来,在车联网技术智能化、共享化、网联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智能网联车辆合规体系,在正式进入市场前,相关车辆都会有针对性地面对可能会出现的网络攻击安装安全模块。

  据介绍,目前奇安信车联网安全项目已与多家车企开展了合作。

  “车路云一体化项目最大的痛点还是安全问题。”在网络大会现场,有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市场对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场景应用,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安全风险一定如影随形。

  赛迪研究院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测评事业部主任邹博松表示,智能网联汽车面临多重安全挑战,其中软件复杂度的增加将导致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故障率的提高,进而带来安全风险。

  健全完善智能 网联汽车

  安全管理体系

  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问题在此次网络安全大会上引发热议,与智能网联汽车正在加速上路有关。

  6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4部门宣布正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已组织专家对首次集中申报的方案进行了初审和择优评审,研究确定了9个进入试点的联合体。

  本次试点工作要达到的预期还包括加快形成各部门、各地方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探索更加系统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研发生产、上路通行配套政策、基础设施等环境建设,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运行提供支持保障。

  根据汽车网络安全公司阿姆斯顿(Upstream Security)的研究报告,2016年至2020年,网络安全威胁的增长幅度高达7倍。在网络安全领域,通常遵循一套成熟的工作链条,包括事前检测、事中防御和事后应急。“这一链条同样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它是确保汽车网络安全的关键环节。”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产业协同创新主任主任李玉峰表示,在国内外法规和标准的推动下,整车厂被要求对零部件供应商进行持续的网络安全漏洞管理。尽管主机厂在网络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但漏洞的主要来源却是软硬件供应商。因此,没有零部件的网络安全保障,整车的网络安全就无从谈起。

  不难发现,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的前提必然是网络安全的支持。政策的驱动,为智能网联汽车落地按下“加速键”,产业上下游都将迎来提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从技术研发和测试验证阶段逐步进入示范应用及大规模推广新阶段,探索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管理体系,有望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进程。

责任编辑:何松琳

  搜索

  理塘县平均海拔4300米,由于热量不足、冬季持续时间长,外加地面石头多、旋耕难度大,新鲜果蔬曾是理塘老一辈人眼中的“奢侈品”。“这里光照充足、空气干净、水源洁净、土壤无污染,能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农产品,也造就了农作物天然‘错季节’的独特优势。”曾从事蔬菜出口贸易的杨帆看到了高原果蔬的希望。2016年,杨帆率领团队开启高原果蔬探索之路。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2月31日电 (记者 王坚)据中铁一局31日消息,自25日起的5天之内,深汕西高速改扩建TJ6标相继贯通了圆墩一号隧道、圆墩二号隧道,至此,该标段内所有隧道全部实现贯通。

<strong>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决定</strong>

  第一,我们看一个国家的外贸形势,从来不以单月计算。今年因为国际上的不稳定因素非常多,别说单月,单周都有很大的变化。第二,它的下降是因为俄乌冲突和美国连续4次加息,这是临时现象,在国外司空见惯,所以增速放缓也不要怕。我相信12月很快会补上来,从外贸规律来讲,每年的11、12月会有一个小翘尾,因为除了圣诞节之外,还有新年假日以及第二年的整体供货,只是今年尾巴翘得比较小。

  首先,从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看,2023年中国处于主动去库存向被动补库存转化阶段,而美国则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领先于美国。

杨菁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