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气温跌破12月历史极值 近期为何持续偏冷?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7-10 08:07:20

AV尤物在线「じゃあどうしてウルグアイまでついていくの」  其次就教育改革,尹锡悦表示,应将高等教育的权限移交给地方政府,使其与地方产业挂钩。教育课程应多元化,确保下一代能够接受自己希望接受的教育,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公平的机会。NL3dY-OGvRARuk7O0zjbjIFn-中国多地气温跌破12月历史极值 近期为何持续偏冷?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陈溯)近日,中国大部地区经历了“冻到发紫”的天气。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5天,中国大部地区气温仍将持续偏低,局地日最低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7℃以上。近期气温为何持续偏低?今冬后期天气形势如何?

  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5天,中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低,18日8时至21日8时,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华北地区、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贵州等地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以上,其中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7℃以上,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贵州南部至江南北部一带。

  中央气象台18日6时继续发布低温黄色预警。

  “近期,中国先后受到强寒潮、较强冷空气的连续影响,因此出现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低的状态。”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她表示,13日至16日,中国遭遇了强寒潮侵袭,大部地区出现6℃至12℃的降温,部分地区降温超过14℃,14日前后,强寒潮过程使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黄淮、江淮东部、江南东部部分地区出现日平均气温或日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状态。

  “13日至16日强寒潮结束之后,中国大部地区仍被冷气团控制着,冷的基调还在持续。”徐珺表示,17日稍有回温迹象,但18日至20日,新一轮较强冷空气又将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受其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将有4℃至8℃的降温,局地降温可能达到10℃以上,且本轮降温不仅影响北方,江南、华南东部气温都会出现较明显下降。

  近日,多地民众感到天气“异常寒冷”。

  徐珺表示,寒潮是中国境内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民众生活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13日至16日的寒潮过程为强寒潮过程。

  “相比于普通的冷空气和寒潮过程来说,强寒潮过程并不常见,但以往也确实曾出现过强寒潮天气。”徐珺表示,比如,2016年年初中国出现过一次“世纪寒潮”,造成了大范围降温、雨雪等不利影响。

  徐珺表示,受13日至16日强寒潮影响,17日早晨,华北地区多个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跌破建站以来12月历史极值。

  目前,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在人们的印象中,厄尔尼诺往往与暖冬联系在一起,且在全球偏暖的背景下,中国出现暖冬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国家气候中心此前预测,今年冬季中国大部地区气温将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前冬偏暖,后冬接近常年,北方出现暖冬概率较大。

  针对近期大范围寒潮侵袭中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陆尔表示,暖冬和冷冬,指的是整个冬季总体的气温状况。暖冬并不意味着没有寒潮,即使是厄尔尼诺年,也并不排除冬季出现降温以及强寒潮天气的可能性。比如在超级厄尔尼诺事件中的2016年1月,中国也曾迎来一次极端寒潮。“寒潮和暴雪是天气过程,其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单次的寒潮暴雪天气,与厄尔尼诺可能没有太直接的关联。”

  “目前在热带太平洋上形成的厄尔尼诺,是一个大的气候背景。”陆尔表示,总体上看,厄尔尼诺会影响全球大气环流,使许多地方容 易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某种程度上,此次的暴雪和强寒潮天气可认为是厄尔尼诺背景下气候异常极端性的一个表现。

  徐珺表示,未来5天,中国大部地区将保持气温持续偏低的格局,随后西北地区将先于中东部地区开始回暖,新疆、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的持续低温预计在22日前后趋于结束,中东部地区预计23日开始缓慢回暖,25日前后气温将达到趋于接近常年同期(12月下旬)的状态。

  徐珺表示,近期气温持续偏低,公众需要注意防寒保暖,脆弱人群、易感人群及户外工作者尤其要注意做好防护。近期江淮还会有雨雪天气,贵州、湖南等地还会有一些冻雨天气,容易引起道路湿滑,公众要注意出行安全。(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1/72/10934276654841677788.jpg" alt="" />

  因时因势决策、科学精准防控,是我国疫情防控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流行。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受到各地人群流动性、人口密度、人群免疫水平等差异影响,各地迎来疫情流行高峰的时间会有所差别。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将陆续面临疫情流行的压力。对病毒危害性的持续动态监测,将为防控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提供重要依据。与此同时,实施“乙类乙管”,仍然需要大众的支持和配合。近三年来养成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也要继续坚持下去,增强体质,做好防护,保持健康。(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是二十大后的开局之年,继中国共产党去年完成换届之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此外,包括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杭州亚运会、改革开放45周年等重大事件、重要节点也值得关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