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方便市民骑行的环境(评论员观察)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6 08:38:12

  运用系统思维,在有限的道路资源中统筹考量机动车、自行车、行人等多方权益,寻找更优解,做好路权再平衡

  近年来,随着绿色出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行出门。数据显示,全国有1亿多人经常性骑车或把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有近 千万人参与自行车运动。

  不过,与骑行的日渐升温相比,当下的骑行环境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不久前,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与清华大学团队合作完成的《北京四环内骑行环境风险因素识别研究》,首次提出由12类要素组成的骑行环境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京中心城区的骑行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风险评估。该研究显示,得益于交通文明示范路口创建专项行动和慢行系统优化提升改造工程等,北京若干路段的骑行安全措施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仍有37%的道路没有独立自行车道。鼓励绿色出行,还要在创造安全舒适出行环境方面下更大功夫。

  在解决好相关基础设施“有没有”问题的同时,还要提升对骑行空间的精细化治理水平,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提升通行效率。一方面,要结合各类风险因素,针对不同类型道路制定相应骑行规范。除了治理抢占自行车道行为,还要尽可能做好非机动车道的快慢分流。另一方面,不妨探索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搭建面向公众的骑行安全信息平台,提高非机动车交通信息协同水平和动态管控能力。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促使更多人养成文明交通习惯,骑行之路才能更加安全舒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城乡道路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空气质量的改善,人们对骑行等户外运动的热情进一步高涨。积极回应群众需求,不断强化精细化治理,优化骑行环境,定能更好满足人们多样化休闲健身需求,让绿色出行蔚然成风。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玉林2月1日电(谭育俊)近期,受强冷空气持续影响,广西桂东南地区气温骤降,玉林市气温下降到2℃,寒风刺骨。国铁南宁局玉林工务段管内的千里铁道线承受着寒潮侵蚀、钢轨受冷收缩、防断形势严峻的考验。

  “光谷”的发展,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的期许。十年间,总书记三次考察光谷,在不同发展阶段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

  该省区域创新支撑能力提升,“光谷科创大走廊”入库数量13139家,占比54.73%;“襄十随神”城市群入库数量3783家,占比15.76%;“宜荆荆”都市圈入库数量4262家,占比17.75%。

  大年初一,位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国家公园广场上龙腾狮舞、锣鼓喧天,这里举行的是2023年“欢乐春节”新春庙会。表演者们带来了太极剑、古筝独奏、现代探戈等精彩表演,当地民众和华侨华人欣赏节目,购买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品尝中国特色小吃。

  <strong>“高危群体”须警惕</strong>

  一.严禁利用“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商业广告营销宣传,严禁发布含有“新型冠状病毒”预防、控制、治愈、偏方等内容的虚假违法广告。

陈均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