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衣食住行啥样?郑州百余件古陶瓷尽显古时“人间烟火”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6-07 20:33:25

  中新网郑州2月8日电 (记者 韩章云)历史上汉服究竟指的是什么服装,古人的灶台有几个灶眼,在北朝拥有牛车有多“牛”……2月8日,“人间烟火——中国古代衣食住行”新春特展在河南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开展,对于上述问题,观众都能在此展览上找到答案。

  该展览精选商代、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的百余件陶瓷器,从衣、食、住、行、劳、酒 、茶、娱八个方面,带领观众感受古人的生活日常,品味蕴藏其间的优秀中华文化。

  在“衣”类展品中,战国时期灰陶彩绘站立持物男俑、西汉灰陶彩绘跽坐女俑、北朝灰陶彩绘男立俑等展品,均能看出不同的衣襟款式,颇具时代特色;北朝灰陶彩绘男俑还有“戴风帽”款,而隋白釉长筒靴、唐三彩文官俑、唐彩绘长裙女俑等文物精美且又别有新意。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次特展中,“食”类展品包括商代灰陶鬲、春秋灰陶彩绘簋、战国灰陶附耳三蹄足鼎等。“其实在西汉时期就有了两个灶眼的灶台,此外,黄釉肉架、褐黄釉粮仓这些展品更能体现出当时物质丰富、百姓富足的社会面貌。”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馆长何飞介绍说。

  茶与酒在古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更是文化交流、社交活动的载体。

  该展览展出的“茶”“酒”类展品,包括商代灰陶三足爵、汉代绿釉直筒杯、唐代青釉梅瓶、元代黑釉铁锈花玉壶春瓶等酒器,北朝黄绿釉圈足杯、隋代黑釉弦纹杯、唐代白釉短流壶、唐代红胎洒金三足釜、北宋黑釉深腹斜壁碗、金代白盏黑托盏托、元代钧瓷鸡心罐等茶器具,从酒器、茶具的角度,展现出古人吃酒品茶的惬意生活。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产生了精美的器具、愈来愈成熟的技艺和规范严格的制度。”何飞表示,举办此次新春特展,正是想从陶瓷角度,真实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从而表现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的文化内涵,在新年到来之际表达对丰衣足食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福。(完)

  台湾《中国时报》1月28日介绍了陈建仁,称他是岛内知名的流行病学专家,2021年年底低调加入民进党,被视为民进党政治布局的“最佳活棋”,而且他对上很尊重、听话,是可以替上级涂脂抹粉的人。虽然他在“组阁”问题上得到绿营的吹捧,但来自学界的专业人士则认为,陈建仁曾被爆出挂名论文事件涉嫌抄袭,新冠疫情期间更是盲目护航高端疫苗。

  相比于这些国家,疫情背景下,面临巨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以及美国加息带来的风险,中国经济,交出了这样的答卷:

  一份份年货包裹,传递着问候与祝福。

  “癸卯兔年即将到来,我们在中国空间站祝你们新春快乐,万事如意!”1月21日,中国航天员迎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的首个除夕,3名航天员穿上“祥云服”,向全国人民送出祝福。

  18点30分,郝有战走上讲台,幽默风趣的开场白后,就开讲了:“今天主要讲新冠病毒感染后期不适症状的康复常识。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疼、呼吸不通畅、咳嗽、浑身无力等。因此,咱们要对症治疗,记住康复口诀,一是乏力没劲多休息,注意增加营养;二是咳嗽胸闷深呼吸,食疗冰糖炖梨;三是临症用药要规范,不适随时就诊……”

  鼓锣村村民 高峰:这么多年,他没出半分钱的差错,没和任何人扯过一分钱的皮,对他一百二十个放心。

郦哲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