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产力低碳“向绿” 第十五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题对话举办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29 18:18:18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陈溯)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 频发。如何科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如何推动生产力低碳“向绿”?27日,由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五届“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主题对话在京举行,以“碳路绿色生产力”为主题,围绕气候风云老友记、能源革命启示录、美好生活可循环三个章节,邀请各界嘉宾进行探讨。

  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致辞中谈到,一个活动能够连续开展15年,受到社会的关注,并且每年都有新内容,内涵越来越深刻,影响非常大。今年,是他第13次出席活动。实现“双碳”目标,实现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真正还要靠青年,青年是世界的未来,是保护地球的最主要的力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回顾自1988年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磋商,至今36年。他看到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三十多年来的变化:全球温度上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高,国际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从忧虑到危机,减碳模式从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中国角色从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到引领者演变。“国际气候谈判的很多成果都是熬出来的,国际上的事儿要多沟通多交流,摆事实讲道理,讲大局讲长远,才能合作共赢。”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表示,在“碳路绿色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中国既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又要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还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把应对气候变化从挑战变成发展的动力,实现国家利益和人类利益的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表示,零碳不是挑战,零碳也可以成为社会福祉和奢华的生活方式。要适应社会所需,走绿色生产道路。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在这场能源革命中,传统能源如何“向新而变”?新能源如何“向绿而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表示,十年来,我国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成效显著。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2023年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成为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者。

  中国能源研究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周大地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低碳转型必须加快推进。低碳不是牺牲合理的能源消费,而是更绿色高效安全。绿色低碳能源系统具备多项优势,包括大幅度提高资源保障,整体提升能源系统效率、使全社会能源成本明显下降,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等等。我国还要进一步提高风光装机年增数量,电力系统需要体制性改革和系统性技术改造,来适应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要求。

  “当前新能源实际运行中提供的可靠容量不超过5%,目前难以实现对化石能源的可靠替代。”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刘世宇表示,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中心环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通过创新驱动、技术改造和煤电转型等方式,实现化石能源“减法”和可再生能源“加法”的协同。

  当下,推动低碳生活和循环经济,既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也有助于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低碳生活已经成为风尚。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原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周刊》首席低碳传播官贾峰把“勤俭持家”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放在“双碳”目标下进行了新解读,探讨了消费者如何在衣食住行等领域践行低碳生活,以减少个人碳足迹。“目前中国居民消费领域碳足迹占比已经过半,要实现《巴黎协定》的控温目标,仅靠生产侧减碳还不够,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居民消费模式,让绿色低碳生活落到实处”。

  基于企业在法规履行、战略规划、ESG建设、绿色价值链、环保公益等方面的表现,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4年度低碳案例”。

  15年来,“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系列活动通过对话、影像展、融媒体传播等方式,吸引了上亿人关注,成为传递中国绿色低碳进程的重要窗口和建言献策的思想平台。(完)

  汪清县地处长白山林区,森林覆盖率达90%,这里丰富的林下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造就了高品质黑木耳。

  2022年1月至12月,海南检察机关排查确定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431件,立案1300件,办理起诉案件62件。公益诉讼检察业务4项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均排全国第一。共督促挽回被损毁或污染的林地、耕地4863.07亩,回收、清理各类垃圾和固体废物4.41万吨,追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3687.46万元,追缴国有土地出让金4533.8万元,保护、收回国有财产和权益3084.99万元。

  “小院成立于2020年,有试验田50余亩,常年有2至3名老师和10名以上研究生入驻。”多年生稻科技小院的主要管理成员黄光福说,“小院采用‘一一对应’的实践教学模式,希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

  如今,网上对于《小妖怪的夏天》的评论、赞赏可谓铺天盖地。於水也切实感受到了这部作品带给观众的震动和温暖。在如潮水般涌来的留言中,於水始终记得有一个评论,看起来稀疏平常,但不知道为何触动了他。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在于这里的人们永远相信创造奇迹的力量。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征途何止是星辰大海;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人民军队在深蓝之处守护和平;C919订单超千架,彰显我国先进制造业腾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这一切,凝结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点点星火,汇聚成炬,这就是中国力量!”唯有奋斗过的人,才深知字里行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把这些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故事告诉更多人,正是“五个一百”活动的价值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的年货采购阵地也从线下向线上迁移。超市人多要排队、东西太多扛不动、东奔西走才能买齐……这是消费者囤货时的痛点,不少年轻人更愿意线上买年货、快递送祝福。早在2022年年初,外卖平台买年货就受到消费者欢迎,美团外卖数据显示,年货节期间伊利液态奶、嘉士伯、徐福记等品牌的外卖交易额同比增长超2倍。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联合更多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商家,提供多种年货商品,消费者除了买年货送到自己家之外,还可以由骑手直接送到亲戚朋友家中,实现“云送礼”。“除了衣服裤子这些需要线下试穿的商品,今年其他年货我基本都在线上下单,省时又省力。”周航说,“不过,陪爸妈逛超市也是感受‘年味’的一个过程,一家人共同为了新年作准备,这很幸福。”

汤念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