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联盟主席:司美格鲁肽虽“神”,但无法解决全球肥胖问题

来源: 舜网
2024-06-30 07:23:13

  6月28日,世界心脏联盟(WHF)主席Daniel Piñeiro教授在第十八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4)和世界心脏病学大会(WCC 2024)联合会议上接受第一财经 记者专访时谈到GLP-1明星代谢药物司美格鲁肽。他表示,这类药物效果虽然很“神奇”,但并不是解决全球肥胖问题的根本手

  代谢性心血管疾病是本届OCC-WCC大会上专家特别关注的领域。肥胖或超重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风险因素。肥胖与很多严重疾病相关,例如糖尿病、心脏病和肾脏疾病等,肥胖症患者面临过早死亡和残疾的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2月29日发表在《柳叶刀》上的最新研究数据,目前全球肥胖人口已经超过10亿人!

  Piñeiro给出的预期数字更为惊人。他表示,在未来25年内,全球肥胖或超重人口的比例将达到一半左右,肥胖将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无法完全依靠药物来解决。

  “在很多国家,对药物的依赖是一个严重的现象。但试想未来如果全球有一半人口都患有肥胖,那么是否有那么多药来支持几十亿人使用?”Piñeiro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所以司美格鲁肽这类药物虽然很有意义,但它并不是解决全球肥胖问题的根本手段,关键还是要依靠生活方式的改变。”

  Piñeiro称,美国等富裕国家的肥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但肥胖率已趋于稳定,但在全球的其他地方,肥胖率仍在迅速上升,儿童肥胖率的上升也“非常令人担忧”。

  研究数据显示,1990年至2022年间,成人肥胖率增加了一倍多,而5岁至19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问题更为突出,肥胖率增加超过四倍。肥胖已不仅仅是“富人病”,它正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全球肥胖人数的增多也给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带来更大的挑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沉重负担。据WHF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每死亡3人,就有1人的死因是心血管病症。世界心脏联盟正在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使心血管疾病过早死亡率在2030年前下降33%。

  《循环》杂志(《Circulation》)主编Joseph Hill教授在大会上提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关口应前移至儿童;应建立四级预防机制,并出台更多相关的社会和经济政策进行支持,开展医工结合,研发可穿戴医疗监测设备等。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统计,中国心血管病患人数约3.3亿。心血管病也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因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对此,WHF理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向第一财经记者指出:“我国已经推出心血管疾病防控的‘中国方案’通过体系建设、医患教育、技术创新、建立智库等发展路径,加速推动心血管健康事业发展。”

  霍勇同时提到,我国在心血管疾病防控仍然面临来自四个方面的挑战:包括危险因素控制方面,原创性技术方法和产品产出不足,缺乏客观评价治疗效果的依据,以及技术推广不足,需要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均衡分配等。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刘明亮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 居上:首先告知的方式要完整,你可以通过店堂的公示,包括电子菜单,服务员在提供服务的过程当中,都是能够主动告知消费者的。另外对于预制菜的信息也要完整地、全面地、真实地告知,比如说哪些菜提供的是预制菜,哪一些菜是现炒现做的,包括预制菜的供应商的情况,包括预制菜的进货的日期、保质期等,都完全可以在菜单的详情页面予以提醒和展示。

  据教育部网站9月12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依法深化校外培训治理,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53号)(以下简称《办法》)。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就《办法》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2008年10月,受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委派,王志赴云南挂职锻炼,出任丽江市副市长兼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省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2010年9月,在结束云南挂职后,王志调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党支部书记、理事会理事,后出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9月14日,习近平主席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在贺信中,习主席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表达了中方愿同各方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共建人类社会美好家园的真诚愿望。习主席的贺信,为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文化繁荣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引发与会中外嘉宾的热烈反响和共鸣。

  边先生告诉记者,飞机继续飞行了大概五六分钟后,前舱和后舱有两股浓烟开始向中间蔓延,空乘第一时间采取了措施,将前面的帘子拉上,和驾驶舱核对信息。同时,航空安全员从第一排走到最后一排,把所有机舱内的行李都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燃烧情况。

  针对此次事件,《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认为,一般而言,发动机故障起火可以通过空中应急处置隔离险情,不会影响到机舱内,此次事件仍需进一步调查。

林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