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无氧登顶珠峰女性:为登山“时刻准备着”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7-07 20:43:14

  中新社西安3月7日电 题:中国首位无氧登顶珠峰女性:为登山“时刻准备着”

  作者 杨英琦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全球8000米级高峰有14座,但对于陕西人何静而言,她的前方仅剩一座希夏邦马峰。

  从短距离徒步到长距离徒步,从低海拔山峰到高海拔山峰,何静向雪山“前行”至今已有12年。在成功无氧登顶4座8000米级高峰后,2022年5月14日,何静成为首位无氧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中国女性。但她那天的日记异常平静,“只是走着走着一抬头,就发现自己到了。”

  无氧登山,亦即在登山过程中不使用辅助氧气。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氧气稀薄,无氧登顶是对身体与精神的极大挑 战。

  2016年,何静登上了人生中第一座8000米级高峰——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在当时标配两瓶氧气的情况下,只用了一瓶氧气的何静发现了自己“无氧”的可能。这次登顶后,何静并没有立刻选择珠穆朗玛峰作为下一站,“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了”。

  即使积累了四次无氧攀登高峰的经验,在登顶珠峰前,何静仍从其大本营到四号营地往返适应了四次,而这样的高海拔适应性拉练,大部分登山者通常只行至二号营地,往返一两次。“夜里狂风暴雪吹打着帐篷。我会不会跟帐篷一起飞走?我能不能顺利回家?我到底来这干什么?”历经无数次自我怀疑后的继续前行,何静将登山的过程形容为“向死而生”。

  “我不是活在等待死亡的路上,而是在前进的过程中寻找生活更多的可能性。”何静坦言,攀登是一个认识自己、包容自己,从而突破自己的过程,“自我突破是很疼痛的,正是这种真实的疼痛告诉我,我还活着。”

  伴随着“痛感”,从2016年10月至今,何静已完成13座8000米级高峰的无氧登顶,在群山之巅实现多个“中国女性首次”的突破。

  十余年来,何静几乎做到了每周五天早上跑步10公里,然后骑单车往返40公里上下班,此外,还有定期的越野跑、爬楼梯等日常训练,为登山“时刻准备着”。但登山之外,科研才是何静的本职工作,她努力保持着登山与科研工作间的平衡,尽力让“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在攀登中前进。”

  在“攻略”自我的同时,何静也不断感受到了周围的变化。“最初登山时,十人队伍里最多有两名女性,但近年来全世界参与这项运动的女性人数快速增长,她们来自日本、俄罗斯、伊朗、西班牙……这是我特别欣喜的一个发现。”

  “为什么去登山?”这不仅是记者对何静的提问,也是她无数次向登山队友提出的问题。在五花八门的答案中,何静与大部分女性登山者的共鸣之一,是撕下性别“标签”,实践女性在各个领域内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是我们的人生,我们要自己决定往哪里走。”

  登顶不是终点,何静更关心继续前行。从睡袋到登山鞋,相机到中国国旗……何静的登山行李一直处于“已打包”状态,当被问及何时再出发,她回答“随时”。(完)

  而当复工后感受到负面情绪时,可以回想假期中的幸福时刻,并通过腹式呼吸的方式来调整心态。此外,孙春云介绍在假期结束前2天提前调整作息,能更好应对“春节综合征”,“返乡人员在初五回家是最好的选择”。

  <strong>构建中国式的先进作战理论体系</strong>

  “为加快推进总部项目建设,宝安区还专门成立了‘魏桥专班’,帮忙梳理相关行业政策,指导我们开展申报,并在集体户办理、人才房租赁等事项上为我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截至目前,我们已成功申请到相关扶持资金1500万元,申请到9套人才住房,为公司扎根深圳提振了信心,奠定了基础。”郭晓鹏说。

  2023年春节,是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后的第一个春节。从紧锣密鼓的配套建设、高效运行的供电保障,到有条不紊的生态保护,白鹤滩的春节和平时一样,忙碌而有序。

  打扫卫生、换被子、开窗通风……距离滑雪场不远的酒店内,55岁的让明凤忙着收拾客房,“这几天游客多,上个客人刚退房,就有新客人准备入住。”

  节日期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首都精神文明促进中心,出动1540人次文明引导员在公园及其周边站台、路口等区域,开展文明宣传、秩序维护、咨询问路、疫情防控、困难帮扶、不文明行为劝阻等公共文明引导行动。北京市绿色使者志愿服务总队在除夕至初六的7天时间,每天派出130名公园志愿者参与北海公园、龙潭中湖公园、莲花池公园的春节志愿服务保障工作。

袁静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