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Z世代”洋弟子在华学非遗:把“纸上生花”的技艺“剪”向世界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07 21:17:05

  中新网重庆6月7日电 题:泰国“Z世代”洋弟子在华学非遗:把“纸上生花”的技艺“剪”向世界

  作者 王婷婷 陈媛

  一张纸、一把剪刀,通过不同的折叠方法和下剪角度,在短短几分钟内“纸上生花”,变出不一样的图案。“纸是折起来剪的,只有剪完打开时你才能看到全貌,就像打开宝盒一般。”近日,20岁的泰国留学生马文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一次接触剪纸就被这门技艺深深吸引。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中国剪纸作品种类繁多,按照题材可分为人物 、动物、植物、风景、吉祥图案等多种类型。

  2023年,“Z世代”马文畅来到中国留学,就读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中,他认识了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黄继琳,并体验到剪纸的奇妙和魅力。

  马文畅介绍,泰国没有剪纸文化,若将泰国的文化元素运用到中国剪纸中,可以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他手拿剪刀在纸上轻盈穿梭,把泰国曼谷大皇宫、嘟嘟车等元素设计到剪纸图案中,创作成符合“泰国风”的剪纸作品。

  在黄继琳的指导下,马文畅用笔描绘花型图案,经过半个小时的修剪,呈现出折叠的花瓣形状,他双手一拉,一朵立体的花型显现,美丽而灵动。“这是泰国的国花金链花,在我的家乡很常见,用纸剪出来再用红线穿起来,融合泰中两国元素的挂饰就设计出来了。”

  “我要把这些作品分享到社交平台,可以吸引更多泰国的年轻人了解中国剪纸。”马文畅说,学习剪纸不难,难的是如何通过剪纸艺术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在重庆,像马文畅这样学习剪纸的“洋弟子”有很多。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黄继琳教了1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洋”学生,他们都是文化的“使者”,促进剪纸艺术远播海外。如今,在意大利、墨西哥、美国等国家,剪纸艺术正被越来越多外国友人喜爱。

  “在剪之前要注意画好曲线的弧度,大熊猫的眼睛、耳朵、脑袋都要圆圆的才可爱。”在黄继琳的剪纸课堂上,19岁泰国留学生李盈希用黑色的纸张剪出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她说,今年4月去重庆动物园亲眼见到了大熊猫,觉得非常可爱。“我想把中国的大熊猫用剪纸表现出来,让它成为‘小使者’,让我的家人和朋友了解中国,有机会亲自过来旅游。”(完)

  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

  1月22日,大年初一,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动车段动车组机械师在认真检修动车,确保春节期间旅客出行安全。

  <strong>团圆“年味儿”浓</strong>

  兴奋又紧张的不只这一家三口。中国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实施以来,中柬两地客流大增。

  丝瓜身边有一些专职做炉石传说、守望先锋的解说朋友因为这次解约丢了饭碗。玩家退场,主播转服,解说失业,服务器混乱,丝瓜弄不明白,这场解约风暴中,究竟谁才是赢家?“不给自己以及相关从业者留后路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不仅伤了玩家,还让接盘公司难以下场。这对暴雪、网易、玩家主播来说,都是血亏的三输。”

  此外,柳宗元还吃蛤蟆。据后人考证,这里的“蛤蟆”极有可能指的不只是青蛙,还包括了蟾蜍。好友韩愈曾经在《答柳柳州食虾蟆》中对此发出灵魂拷问,“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疱……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大意为:虽然蛤蟆的两条腿长,怎奈背脊满是皴疱,你吃这玩意吃得这么香,不知道还以为是啥珍馐美馔呢!

王宗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