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消费潜力释放 消费诉求有哪些?前景怎样?

来源: 安徽网
2024-06-16 18:55:59

  体育消费潜力释放

  未来的文体旅市场将聚焦细分客群、集成化投建开发运营、依托体育IP发展主题体育旅游等方面。在物质消费回归理性、体验消费注重内容的背景下,旅游式体验产品将成为体育消费新趋势。

  早上6时,北京滨河公园里不少跑步爱好者穿着舒适轻快的跑鞋,享受着晨跑的愉悦;晚上8时,健身房里的年轻人用各类器械进行着训练……近年来,攀岩、滑雪、骑行、飞盘、陆地冲浪、乡村足球和篮球等体育运动成为时尚,相关消费业态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让体育消费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消费火爆开门红

  一季度体育用品消费开门红,无疑为今年的体育消费注入更大动力。电商渠道数据显示,在电影《热辣滚烫》的带动下,春节期间,天猫平台运动装备交易指数暴涨。壶铃交易指数环比增长超430%,跳绳交易指数环比增长超280%,拳击手套、健身手套交易指数环比分别增长220%和120%。抖音平台体育用品成交金额环比增长超180%。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还积极打造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2024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促成意向采购金额4000余万美元,F1大奖赛回归上海,长沙市发放400万元体育消费券,山东省将举办2024年体育消费季……这些活动必将有力扩大体育消费。

  《2023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显示,健身工作室受到消费者欢迎,瑜伽、普拉提发展迎来高峰期。2022年我国瑜伽行业市场规模为387亿元,到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500亿元。实际业态中,在瑜伽运动消费场所往往也能见到普拉提的身影,作为瑜伽运动消费的“好伙伴”,普拉提这项运动带来的产业规模同样不容小觑。

  女性是瑜伽、普拉提的绝对消费主力。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女性参与的运动类型中,跑步、瑜伽、普拉提、游泳排名靠前。北京市朝阳区居民、“95后”姑娘季笑辰就是一名瑜伽、长跑爱好者。她告诉记者,爱好瑜伽是因为这项运动在家就能练,非常方便。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90后”赵萌表示,瑜伽、普拉提是她的最爱,两项运动的课程费用、鞋服装备占她年度消费支出的很大部分。她表示:“爱好瑜伽、普拉提,不仅因为其对塑形、身体素质的提升有好处,还因为这些运动具有较强的社交属性,能让我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此外,赵萌对新流行的运动也很感兴趣,“如果有更有趣、更实惠的新运动方式,如室内潜水、匹克球等,瑜伽、普拉提可能就不会是我的首选了”。

  记者在体博会采访了几家普拉提器械经销商,他们均表示,瑜伽、普拉提近些年之所以能迅速发展,是因为女性消费能力在增强,她们更乐于为健康、美丽买单,“她经济”前景乐观。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庞大,但细分需求并未得到满足。摆脱产业、行业发展瓶颈,就不能只做产品,而是要向提供服务转型。

  服务市场空间大

  在“村BA”带动下,贵州省台江县2023年先后举办10项赛事,办赛超过1000场次,直接带动台江县客流增长,接待游客达289万人次,同比增长74.8%,实现旅游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94.6%。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杨雪鸫表示,“村BA”的爆火能带来经济效益,本质是因为优质的体育消费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消费需要。优质的体育消费供给中,服务消费占据很大比重。可以说,体育服务消费是一片有待持续开发的蓝海。

  为自己生产的健身器械投保,是国内某健身品牌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日常健身消费中,拥有商业人身险的消费者并不多,如发生意外,消费者可能面临赔付无门的境地。该品牌销售总监任天恕告诉记者,健身器械的最大买家是商业健身俱乐部,该品牌开创的为器械投保以赔付客户的模式,已成为健身器械行业的标杆。这让该品牌从单一的健身器械生产销售商,变成了健身器械全方位服务提供商。

  “我每年最大的体育消费支出是给孩子请教练,以及带孩子参加有专业人士指导的体育活动。”“80后”范佳元告诉记者,“我们年轻的时候,体育消费用一句话就能概括,‘买双球鞋’。当时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产品供给,也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场馆,专业指导更是想都不敢想。”范佳元说,他年轻时候爱打篮球,但没人教。现在给孩子找篮球教练的时候自己也跟着学,有时还会跟着练。范佳元也会在感兴趣的运动上给自己找教练。一年算下来,找教练的钱占了体育消费的50%以上,场馆场地费占30%,装备鞋服消费只占约5%。

  释放“体育+” 潜力

  谢坤霖是广东一所体育院校的学生。他告诉记者,每年在体育消费上的支出在4万元至5万元。运动科学学习培训、自身运动表现数据采集分析、体育训练指导是最主要的支出,每年3万元左右,运动装备方面支出反而最少。近年来国产运动装备品质大幅提升,即便是价格便宜的运动装备,也能满足他的消费需求。他坦言,很多品质较好的国产体育装备,如果没有科学指导和训练量设计,很难发挥出装备能效。“体育+社群营销”是全新出路,如果品牌方能请专业运动人士服务消费者,形成以体育培训为主的社群营销机制,可以极大提高用户黏性。

  瑞士滑雪、地中海潜水是赵萌目前最向往的事儿。不过她说,如果国内有性价比更高的相似供给,她会优先选择在国内消费。作为体育消费的重要增长极,近几年体育旅游发展迅猛。“体育+旅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笑宇表示,未来的文体旅市场将聚焦细分客群、集成化投建开发运营、依托体育IP发展主题体育旅游等方面。在物质消费回归理性、体验消费注重内容的背景下,旅游式体验产品将成为体育消费新趋势。

  2006年11月,任桦甸市委副书记、市长;

  当前,包括远大医药、众生药业、前沿生物、石药集团、歌礼制药、信立泰、翰森制药等药企,均有新冠治疗药物进入临床阶段,涉及3CL蛋白酶、RNA聚合酶等多种技术路线,覆盖雾化吸入用、注射用、口服药等多种剂型。

  一是借鉴科创板改革经验,明确注册制下股票上市首日纳入“两融”标的,注册制下股票自被撤销风险警示之日起调入融资融券标的范围。二是存托凭证比照适用融资融券相关规定。三是优化投资者融券卖出所得价款的投资范围,在原有可投资品种基础上增加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跟踪指数成分债券含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除外)。四是对融资买入和融券卖出债券和科创板股票的申报数量按照相关规则进行适应性调整。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

  而在人身险公司的三大险种中,意外险更是出现14.4%的负增长,上述分析师表示,这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影响下,居民出行减少,短期意外险场景需求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也与2021末银保监会对于意外险的乱象整治有关。在过去意外险的蓬勃发展中,出现了包括捆绑销售、手续费畸高等乱象,在银保监会的整治下,一些第三方平台上的捆绑销售被严加监管,短期内对于意外险保费有所影响,但中长期无疑利好整体行业形象及发展。

  在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黄心宇介绍,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中所有的治疗性药物,均可临时报销至2023年3月31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的治疗性药物,包括口服小分子新冠药物Paxlovid、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等,医保都将临时性支付至2023年3月31日。

许伦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