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氢风”正劲 中国产业链公司加速出海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7-01 08:07:01

  ◎记者 李少鹏

  “氢风”正劲,面对国际市场从氢能装备到整体解决方案需求的不断提升,国内产业链公司瞅准时机,纷纷加快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隆基氢能、明阳氢能、三一氢能等多家公司披露了氢能源业务海外进展情况,涵盖从制氢设备到整体解决方案输出,这些以“技术出海”带动“产品出海”的国内产业链公司,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全球绿色转型催生更多“氢”机会

  在全球能源市场向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大趋势下,氢能作为一种前景广阔的清洁能源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国际氢能市场对产能、技术的需求不断提高,由此催生的“氢”机会也在不断增长。

  以氢能发展潜力较大的中东地区为例,为减少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近几年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阿曼等多个国家相继抛出氢能发展规划。

  以阿曼为例,为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阿曼能源与矿产部在2022年提出发展氢能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并为此发布了国家氢能战略,计划到2030年每年至少生产100万吨绿氢,到2040年增长到375万吨,到2050年增加到约800万吨。

  中国作为全球电解水制氢设备的最大“卖家”,有望在中东地区氢能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事实上,已有国内企业参与其中。今年1月中旬,双良节能公告中标阿曼新能源项目,总价值达到5832万美元,其中就包括4000Nm3/h绿电智能制氢装备等内容。

  除中东地区外,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与地区也在积极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并且对电解槽等产品释放出旺盛需求。

  先入为主 氢能产业公司出海提速

  面对全球氢能市场的真实需求,国内企业瞅准时机加紧布局,以期获得更多“先手”机会。

  “我们认为目前中东地区对氢能产品及相关业务有较大需求,这对我国产业公司出海是个好机会。”海默科技副总裁、董秘孙鹏表示,海默科技与中东地区多家能源公司打了20多年“交道”,从公司掌握的信息来看,中东地区氢能产业正处于商业化爆发前夜。

  为了能把有效信息转化落地,海默科技与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清能”)近日签署了氢能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在海默科技奋斗多年的阿曼共同推进液氢制储运一体化项目与产业合作。

  据介绍,海默科技与中科清能成立的工作组近期已赴阿曼开展调研,将与阿曼政府、企业进行实地交流,了解当地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或闭环示范项目落地需求。

  希望在氢能领域有所建树的双良集团也在加紧布局中。双良集团6月25日称,公司受邀出席澳大利亚最大绿氢项目开工仪式,并与开发方签署合作备忘录。据悉,该项目总投资达100亿美元,全部投产 后预计可实现年产绿氢超50万吨。

  尽管双良集团并未剧透具体的合作内容,但从其披露的信息来看,前述项目核心制氢设备是碱性水电解槽,双方的合作大概率会围绕碱性水电解槽等展开。

  技术为本 “抱团”出海发挥综合竞争优势

  国内企业敢于参与全球氢能业务竞争的底气,正是来自过硬的技术储备。

  挪威能源咨询公司睿咨得6月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氢国和氢气消费国,预计到今年底将安装约2.5千兆瓦的制氢用电解槽。报告还预计,中国每年可生产22万吨绿色氢气,比世界其他国家总和多出6000吨。

  不难看出,当前我国氢能企业在技术、产能等方面的积累已初具规模。而从拓展海外市场来看,国内氢能企业出海主要包括产品、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三种模式。

  “从赚钱角度看,设备厂商会先受益,但从长期参与角度出发,整体解决方案最具竞争力。”有熟悉氢能产业人士表示,氢能企业出海还是应更多考虑战略布局,通过“技术出海”带动“产品出海”,力争成为海外“本土”综合服务商。

  另需关注的是,全球氢能产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需求渐起的同时,标准认定、政策法规、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或将给后续出海业务带来一定挑战。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抱团”出海能更大程度发挥综合竞争优势。

  以海默科技与中科清能合作为例,海默科技主营为油服业务,公司深耕中东市场20余年,尤其在阿曼,与当地政府及主要能源企业均拥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基于公司在阿曼的多个成功案例,这为我们在当地拓展氢业务奠定了良好的信任基础。”孙鹏告诉记者,合作方中科清能有技术优势,公司在当地又有资源优势,这都是在阿曼开拓市场的“加分项”。

  此外,海外氢能项目资源整合难度高的情况也为国内企业“抱团”出海提供了机遇。有熟悉海外新能源市场人士表示,氢能“出海”可通过整合国内技术方案,协同产业链各个环节,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和完善的商业模式,这将有助于提升出海项目的落地可行性。

责任编辑:江钰涵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重庆1月9日电 (梁钦卿)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赵刚9日在当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重庆力争2023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规模达3500亿元,到2025年超5000亿元,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保证党的团结统一,要靠严明的纪律规矩——

  防疫政策调整将有效刺激消费恢复,以本地需求为代表的餐饮消费将率先复苏,以异地需求为主的住宿、旅游和航空消费有望紧随其后,迎来复苏时刻。以北京为例,某知名设计企业的谢女士在平安夜与朋友外出就餐,平均等位时间都超过了2小时,烟火气稳步回归。

  除此之外,2022年来,各地针对冬季旅游发展短板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乌鲁木齐市推进新疆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二期、游客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阿勒泰地区投入18.3亿元建设、提升将军山、可可托海、布尔津(吉克普林)、青格里狼山四大国际滑雪度假区基础设施;那拉提景区投资8.99亿元,建设酒店、游客服务中心、滑雪场及索道等。

  科技的进步让智能产品成为购置年货的紧俏物资。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家庭陪伴型机器人等新潮智能产品走进大众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成为年货市场的新宠。

  专题片还披露,起初园里规划有一座以“文曲星”为主题的巨型雕塑,做好后才发现,国家有规定严禁以传承文化、发展旅游、提升形象等名义盲目建设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大型雕塑,对雕塑尺寸有明确的上限规定,纯铜打造的“文曲星”因超标只能躺在仓库里无法使用,最终被熔掉回收,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浪费,已经建好的巨大雕像底座至今空置在园区里。

刘美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