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说 | 马伯庸:讲好新时代大运河故事,最需要找到古今的共鸣之处

来源: 台海网
2024-06-26 16:48:32

  6月22日晚,“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作家马伯庸在接受采访时说,《两京十五日》这部小说就是以明代大运河为主题,讲述太子朱瞻基在15天内沿运河一路从南京赶到北京的故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马伯庸说,除了要从文献上寻找大运河的痕迹,也要站在古人曾经站过的地方,看看古人曾经看到的风景,与他们产生共鸣。也正是在寻访的过程中,马伯庸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山东济宁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位于中国大运河的最高点,被称为“水脊”。在缺少引水工具的古代,原本是很难把水翻过这条山脊去的。为了古人的这个巧思,马伯庸特地在小说里加了一段情节。他笑称,这段情节是“为了这点醋,包了一顿饺子”。

  通过书籍,人们可以完成对古代大运河的想象,但大运河的生命力不止于此。在古代,通过大运河航运,塞北军官能用南方的铁矿锻造兵器,使用 沿海的药材疗伤。如今,运河的苏北段,仍然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每年航运量在3亿吨以上。

  马伯庸认为,当普通人都能够通过大运河接触到国家的各个角落和物产时,他自然会对国家、对文明产生认同感,形成凝聚力。

  中国多地近期发布了春季开学相关安排,这也是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开学季。各级教育部门利用寒假“窗口期”部署一系列工作,推动学校疫情防控平稳转段过渡。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消费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旻表示,根据普华永道调研,高净值人群(个人财富大于100万美元的群体)仍为奢侈品消费主力。多元的产品选择及直面消费者转型将为奢侈品牌拓展更广泛的客群,提升消费者触达与购物体验,未来全球奢侈品市场将更具包容性。

  “此次京东拿地,继续说明科技类企业在土地市场方面的特殊角色。”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科技类企业的拿地,本身就是科技企业扩张、投资能力增强的体现,同时也折射出目前北京土地市场拍地方面基本面改善,并说明相关企业看好北京的土地投资市场。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为政以德”被认为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提出的背景和思想内涵是什么?</strong>

  “我们觉得,大理是个真正有社区的地方。那么是否可以复刻大理,在中国的某一处找到适合数字游民生活的新去处?”阿德和老许踏上寻觅之路。

  2022年,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充分发挥重点项目融资对接平台机制作用,围绕全市“3个100”重点工程项目,及北京城市副中心、京西等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组织召开多场对接会,累计推介项目226个。同时,加强融资对接跟踪服务,积极发挥重点项目投资调度、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等工作机制作用,对融资对接中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等问题协调服务,推动信贷资金加快投放。

朱子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