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总量篇—天风证券深度研究:A股财报里的中国企业出海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1 18:50:17

  出海·总量篇——天风深度研究

  19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先后经历从英国到美国、从美国到日本、从日本到亚洲四小龙、从亚洲四小龙到中国内地的四次产业转移。当前全球正在进入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加速重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企业随之探索“出海”新战略。

  天风研究特别推出【深度研究 · 出海专题】,涉及总量、消费、科技、先进制造、周期&能源等多个方向,持续为您更新中企出海最新研究观点!本期为【总量篇】。

  观点目录

研究视角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报告)

总量

《宏观|A股财报里的中国企业出海图》(20240530)

《宏观|两代人的出海》(20240305)

《中小市值&宏观|中国企业开启大航海时代,天风出海精选指数投资正当时!》(20240209)

《宏观|二十年的两波出海潮》(20240127)

《宏观|企业出海的东南亚足迹》(20240119)

  《宏观|A股财报里的中国企业出海图》(20240530)

  2023年A股中哪些行业出海势头猛?

  商用车和油服工程行业的出海表现尤为突出。这两个行业的海外收入占比30%至50%,并且与2022年相比,2023年的海外收入增长迅猛,增速约为60%。具体来看,商用车行业的海外收入占比在过去一年上升了11.2%,而油服工程行业的海外收入占比上升了6.5%。

  白色家电和互联网电商行业的海外收入获得了稳健增长。这两个行业的海外收入占比30%至50%,海外收入的增长速度在10%至25%之间,并且相较于2022年,海外收入占比小幅提升。

  风电设备和电池行业的出海展现出了惊人的增长潜力。尽管2023年的海外收入占比尚处于20%至30%之间,但是海外收入增速却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实现了相较2022年超过10倍的增长。

  总体来看,2023年,A股中电池、风电设备等行业的企业出海上升迅猛。尽管出口依然是中国制造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商用车、白色家电和动力电池等特定领域,一些领先的企业已经通过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来拓展其全球业务。这种“出海”战略不仅包括大型企业,也涵盖了寻求国际市场机会的中小企业,通过海外建厂,这些企业能够直接进入当地市场,规避贸易壁垒,并更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从而提升其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

  风险提示:2023年财报信息相对滞后,可能未包含部分企业在2024年一季度的海外建厂信息更新;用平均值进行海外营收增速和海外营收占比的统计易受极值影响;贸易壁垒限制等措施促使企业加快海外建厂步伐

《宏观|两代人的出海》(20240305)

  出口是货出去,出海是人出去。研究出海,最重要的变量是人。对二级市场投资来说,“出海”不是出口,而是一个全新的议题。我们谈论“出海”的投资机会时还是习惯性地寻找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公司,这可能是一个“陷阱”。

  “出海” 与出口不同,不能仅凭出口货值或者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判断企业的出海潜力,而是需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从创始人开始梳理,关注有国际化经验背景的创始人或者创二代接班的公司。出海的企业虽多,但发展还在早期,很多企业是小帆船,并非大航母。一年利润有限,上市融资的需求较

  如何走出去做80亿人的生意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但也是大势所趋,而且从制造到消费、服务、传媒,各个行业都有开拓海外市场的动力,这将给股票估值空间带来提升的可能空间。

  风险提示:海外营商环境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导致出海受阻;出海目的地政局、社会稳定不及预期。

《中小市值&宏观|中国企业开启大航海时代,天风出海精选指数投资正当时!》(20240209)

  风险提示:中国企业出海进展不及预期、国内外法律法规风险、国际营商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风险、指数编制相关风险。

《宏观|二十年的两波出海潮》(20240127)

  过去二十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三个阶段。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企业经历了两轮出海潮。第一波出海发生在2008年之后,有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产能转移到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当时代表性的外迁行业有纺织服装和电子装配,外迁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追求生产成本的最小化。中国企业的第二波出海发生在2018年以后。第二波出海的主体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品牌,核心目的是开拓全球市场,寻找利润的最大化,开启了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利用当地资源,逐渐成长为全球品牌的“大航海时代”。

  出海不同于出口,走出去的不只是商品,还有生产能力和管理经验。第二波出海也不同于第一波的产能转移,营收/利润最大化取代成本最小化成为企业的核心关注,如何把服务于中国市场的生产和管理经验应用于全球,从中国品牌蜕变为全球品牌,是中国企业的成年礼,也是中国经济的二次开放。

  风险提示: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国企业出海速度不及预期,地缘政策超预期。

《宏观|企业出海的东南亚足迹》(20240119)

  中国制造业企业外迁推动了越南、印尼和泰国的经济发展。其中:1)越南:中资“果链”企业为规避贸易风险,将组装、包装等低附加值环节迁移到越南。虽然开始由组装制造向上游的零部件扩展,但仍依赖中国提供的上游零部件。中国纺织服装业企业在越南设厂,以纺纱、面料和成衣制作为主,且依赖中国提供的原辅料。华利等耐克代工厂在越南投资建厂,制鞋上游材料仍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地进口。2)印尼:中资企业重点布局镍相关的领域,涵盖开采、冶炼与下游应用,包括不锈钢和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上汽通用五菱、奇瑞、东风小康等中国车企已经或者正在投资布局新能源汽车。3)泰国:中企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生产。海尔等企业在泰国空调市场占有率高。除此之外,马来西亚的电子和电气外资企业主要来发达国家或地区,汽车行业中本土汽车品牌占据主导,而中资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导致企业出海受限;东盟营商环境不及预期;东盟行业竞争加剧;东盟各国政局、社会稳定不及预期。

责任编辑:张恒星

  2022年11月,江苏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盐城积极建设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宜居之城,已有13个省直部门单位与盐城市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为美丽盐城建设创造了更大机遇。

  福建海事部门称,春节假期福建沿海未发生一般等级以上事故,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strong>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strong>

  据李云介绍,今年春节期间,主流房企推出的项目大多为改善盘,促销活动也并非仅仅针对返乡客。“比如,我们项目趁春节期间,推出了一个‘买房送车位和装修补贴’的返场活动,这是针对所有购房者的。”此外,李云还称,让不少购房者最终下定决心认购的,并非是返场优惠,而是“项目定位高端且年底能交房”。

  《满江红》《流浪地球2》断层式领跑之下,动画片《熊出没·伴我“熊芯”》收获7.47亿元票房同样表现亮眼,这也是“熊出没”系列进入春节档以来第一次进入档期票房前三名。业内认为,亲子群体的快速回归一定程度上也更表明疫情的影响已经很小,兔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料将走上正轨。

  无论是早年的《便衣警察》《黑冰》,还是近年的《破冰行动》《扫黑风暴》等剧,一直以来,人物群像的刻画都是涉案剧的重点,而时代群像的全景式呈现正是《狂飙》的一大亮点。该剧展现了黑白交锋下京海市的众生百态:内心追求正义的人民警察安欣,在与黑恶势力斗争中,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好警察;高启强从被欺压的小鱼贩,在社会摸爬滚打后被大环境所改变,成为后来的黑恶势力代表。该剧以不同人物视角全景式展现黑白交锋与复杂人性,勾勒出中国社会20年时代变迁下的众生烙印。

连思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