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报告:2023年中国外贸海运量占全球比重超三成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29 00:29:51

  中新网宁波6月27日电(奚金燕 蓝伊旎 王云晴)27日,2024海丝港口合作论坛在浙江宁波举办,来自全球知名港务管理机构、港口运营商、航运研究 和服务机构代表相聚,共商港口合作发展。会上发布了《中国港口运行分析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港口运行态势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决策的重要参考。“十五”期以来,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水运所专门成立工作团队,对全国港口行业运行情况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跟踪。

  论坛上,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首次发布了《报告》。作为国内第一本全面了解港口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2023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和航运市场、港口市场、煤油矿箱四大货类运输系统、相关行业热点问题的评述分析以及2024年趋势展望。

  《报告》显示,疫情过后,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全球贸易正在复苏。2023年,世界海运量同比增长3.0%。其中,“中国因素”作用明显。2023年,中国外贸海运量占世界海运量的30.1%,较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态势支撑了中国沿海港口吞吐量的快速增长。从区域吞吐量完成情况看,各区域增长动力各不相同,但整体发展格局保持相对稳定,长三角沿海仍稳居各区之首,占比40%;从港口发展情况来看,2023年,中国沿海超过2亿吨以上港口共有23个,全年共完成吞吐量108亿吨,同比增长5.9%。

  其中,位居首位的宁波舟山港吞吐量达13.2亿吨,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突破10亿吨的港口。同时,在内需扩大和国内消费升级的促进下,过去一年里,全国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8.0亿吨,同比增长14.1%。

  《报告》还显示,集装箱、煤炭、金属矿石、矿建材料和石油及制品依然是全国沿海港口的五大主要货类,吞吐量占总吞吐量的84%。其中,矿建材料已连续五年超过石油及制品成为第四大货类。

  展望2024年,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经济分割和供应链重组的影响仍然存在,世界海运需求将保持正增长。《报告》指出,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全国海运港口货物吞吐量将呈现继续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2024年,全国沿海港口总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分别在136亿吨和51亿吨左右,同比增速在3.0%和3.2%左右。(完)

  反观岛内,仅在西部平原地带修建了350公里的高铁,大部分路段时速约230公里,无怪乎乘坐“复兴号”的马英九先生连连称赞大陆高铁高速便利。

  姚志波于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任五常市委书记,2014年3月调任黑河市委常委、北安市委书记,后任黑河市委副书记、北安市委书记等职,2018年12月被调整为黑河市委副厅级干部,2022年8月19日通报被查。

  穆荣平认为,科研资助模式应该是一个“喇叭口形”,在“入口”处,应尽可能资助数量足够多的高风险、探索型小项目。随着对某个科学问题的认知越来越清晰,逐步聚焦到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资助项目数量逐步减少和资助强度同步提升。当研究开发聚焦到重大应用目标并有相当积累时,需要更加系统性、高强度资助,此时科技领军企业实质性参与至关重要。越往后端越聚焦,企业参与积极性越高,到“出口”处,企业自身就有动力出钱资助,不需要政府资助。

  他研究后得出结论,废弃的饮料瓶可以制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此外还需要很多零配件,比如要用空心螺丝把饮料瓶串起来,用PVC塑料片制成水火箭的尾翼,还有橡胶的或是塑料的连接管,保证水火箭不漏气、脱开。计算下来,一个水火箭的成本仅仅是50元钱。

  人才方面,为了吸引更多人才,淄博迭代推出“人才金政37条”“人才金政50条”,建设人才公寓3万套、建成青年驿站39处等。在“人才金政50条”,对引进的本科、硕士、博士分别给予20万、30万、60万的生活、购房补贴,堪称省内“最强”人才政策。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中国威胁论”已成为澳大利亚扩军备战的借口,这种做法与美国、日本等国如出一辙:先确立假想敌,再请求拨款,以扩军备战。

陈正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