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在一线 新疆基层人大代表为群众排忧解难

来源: 知识网
2024-06-30 23:23:33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9日电(陶拴科)“村子今年建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康养护理中心、休闲娱乐室等。老人们聚在一起打牌、下象棋,玩得很开心。”近日,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人大代表阿仙古丽·艾则孜说。

  走进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一幢幢充满现代元 素的民居交相辉映;绿树掩映下,散发着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气息。

  政策落地的“推动者”

  如何搭建人大代表与群众、政府之间的桥梁,让代表依法履职?“作为镇上人大代表,在一次走访中,村民建议能否给村子建个康养护理中心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去年3月份在镇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我提出建议后,66名人大代表一致表决通过了。今年初,项目落地镇政府开始规划建设,现在已经建成使用了。”阿仙古丽·艾则孜说。

  近日,在阿亚格曼干村的日间照料中心,记者看到老人们欢聚一堂,健身、打麻将、下象棋,兴致盎然玩得很开心。日间照料中心各类服务功能、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有餐饮区、健身活动区、休闲娱乐区等,为老年人提供餐饮、日常保健、休闲娱乐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今年68岁的村民阿卜杜斯拉木·阿不都说:“我经常会来这里,这里的环境很好,吃完就在日间照料中心,也不用回去吃,很方便,每天都很开心。”

  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位于县城近郊,一直以来,村子里的排水问题困扰着村民。“以前我们这里用的是旱厕,不卫生也不方便,尤其冬天外面冷,孩子们上个厕所很难。”村民吐尔洪·木沙说。

  为此,兴平镇人大代表广泛征集村民的意见,将兴平村500多户污水排放工程形成建议,提交2023年1月兴平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进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通过,同时加大监督落实力度,目前家家都用上了排水管网。

  说起达西村的变化,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大代表、达西村党委书记夏提古丽·热合曼感触颇多。“以前没有排水,确实不卫生。现在好了,老人小孩上厕所都很方便。”

  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解决,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一次次生动实践。

  群众声音的“传递者”

  近日,在库尔勒市新城街道南湖社区基层立法联络点,《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燃气管理条例》(修改草案)进行了现场意见征集。

  71岁的居民李付芝说:“我参加过《宠物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等条例草案的意见征集,我的意见也被采用了。这种民主参与的方式让我作为一个公民,感到很自豪。”

  疏附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玉素甫江·牙生说:“我们县有192名县级人大代表,631名乡级人大代表,55个联络站,一个工作室。人大代表把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形成建议,提交人大转政府办理。2023年我们的办结率达100%,群众很满意。”

  践行使命的“担当者”

  日前,记者走进阿图什市吐古买提乡玛依丹村乡级人大代表提拉瓦力地·库尔班家里,墙上挂着各种获奖证书。

  玛依丹村是一个高海拔村,提拉瓦力地家门口悬挂着“人大代表之家”。“我们乡里有5名人大代表,在牧区我们除了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外,还经常了解老百姓的各种诉求。老百姓的需求我们都很重视,政府都妥善解决了。”

  阿图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甫拉提·买买提汗说:“去年乡村两级人大代表反映解决牧民牧道维修、牧区牲畜看病、牧区通信条件差的建议,提交到今年3月份乡里人代会上,都表决通过了。截至目前,老百姓提出来的诉求都解决了。”

  在新疆各地,一个个活跃在基层的人大代表,履职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真正做到集民智、解民忧、助民富、聚民心,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等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完)

  艾买提江·依得热斯说:“总书记要求我们守住民生用能底线,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我将牢记重托,在岗一分钟,认真六十秒,及早发现隐患,保证站内平稳供气、安全供气,让大家过一个暖暖和和的春节。”

  <strong>写湖南的乡土</strong>

  在社交平台上通过监控记录、分享家里老人日常的并不只朱袆祎一个人。博主“xiaolu宝宝”的每一篇分享几乎都跟镜头下的爷爷奶奶有关。她在济南工作,不能随时探望在家乡生活的爷爷奶奶,监控是他们日常交流的渠道之一。

  近期,锂盐价格下跌,电池级碳酸锂跌破50万元/吨大关,较去年11月上旬的高点下跌约23%。业内人士认为,市场需求悲观预期已基本释放,叠加春节后的备货刚需,预计锂价下跌空间有限,进入筑底阶段。

  一早,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胜法村村民张敏燕沿着家门口小河边的健身步道慢跑完毕,又和姐妹们做起了晨操。张敏燕说,这条小河过去是臭水沟,这几年,村里清理河底淤泥、疏通河道,绿化美化河道两旁,河边成了乡亲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随着传统农耕时代的渐行渐远,尤其是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围绕土地而生长出来的一整套劳动、生活方式也都在悄然改变甚至消失。不过,那里曾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民俗风情,沉淀着几代人的艰难、苦难、努力以及欢愉,却值得在记忆里回想。它提醒我们,要更加懂得敬畏和感恩养育过我们的乡土。

阚星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