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青年李天宇在中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7-01 01:42:21

  中新社重庆6月30日电 题:匈牙利青年李天宇在中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作者 张旭

  身背双肩包,里面放着相机、话筒、无人机等设备,一身简便,脚步轻快,看到新奇东西第一时间总是拿起手机记录,出镜录影前要喊“一、二、三”……尽管刚毕业,匈牙利青年李天宇(Lengyel Bence)却像一个专业记者。

  “我的五年中国求学经历,可用一句话形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日,李天宇在一场重庆Citywalk中,向中新社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留学故事。

  李天宇来自匈牙利东部的一座小城,因为对语言、文化感兴趣,又听说“中文、匈牙利语都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想要“挑战一下”,19岁开始学习中文,后毕业于罗兰大学中文系。

  在学习中文时,他请老师为自己取一个地道的中文名,而得名“李天宇”。其中,姓“李”取自“Lengyel”,名字“天宇”则有“天地宇宙”之意。有趣的是,因名字太像中国人,留学期间,他常被老师点名答问。

  “中文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李天宇说,2019年初来中国时,他原本计划只留学一年。而所见所闻所学,让他有了更多探求的欲望,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学习,于今年6月拿到硕士学位证书。

  求学期间,李天宇利用空闲时间,到各地旅行。出发前,他会做好吃住行等攻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北京、上海、内蒙古、广西、重庆……每到一处,他喜欢穿上当地传统服饰,品尝地道美食,进行沉浸式体验,并以文字或Vlog形式,记录下切身感受。

  “重庆人为何喜欢吃火锅?”“湖南食物的辣,和匈牙利食物的辣有何不同?”“内蒙古的传统服饰为何跟我们的很相近?”在各地旅行期间,他一边提问,一边拍摄、撰稿,希望“以匈牙利人的角度去了解中国”。

  他的这些作品,引起了业界关注。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邀请他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天宇在中国”专栏,从2022年至今已推出27期,相关图、文、视频在海内外同步发布,吸引不少关注。

  在专栏写作过程中,李天宇也提前体验了记者的生活。他笑称,外出创作时,他“一个人就是一个团队”,拍摄、配音、出镜、剪辑等都由他来完成,“忙并快乐着”。

  他向记者展示了今年以来的航班记录,几乎每半月就有一次起降。每次外出创作,多则近20天,少则两三天,他会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信息,自主规划行程,以保证最终的“我手写我心”。

  中国地大物博,交通方式多样,除了飞机外,还有高铁、汽车、轮船等可供选择,让他倍感便利;风土人情各地不同,让他有“增长见识”之感。此外,旅途中常被当地人热情相待,他感叹:“于细节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综合“天宇在中国”等作品在匈牙利的反馈,李天宇发现,同胞们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故宫、老街、文化遗产等等。他很欣喜,同时也觉得肩上多了一份责任。

  在李天宇看来,中国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其现代化程度,高楼大厦、公共服务设施,都“应该成为大家感兴趣的地方”。未来,他打算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希望自己可以向同胞介绍“中国现代化的一面”,为匈中文化、经济交流出力。(完)

  “初期,大概70%以上的人其实都是开药的,恐慌性就诊的。”荣义辉说,大概不到一个礼拜,很多医院连退烧药都没有了。“新十条”发布后,考虑到退烧药用量会激增,他所在的医院储备了正常情况下两个月的量,但很快就被抢光了,药房开始四处寻药。“我们也低估了老百姓囤药的能力。”

  记者:前几天您参加了中欧企业家对话活动,我注意到立陶宛商会的代表也在场。请问中方是否打算尝试解决与立陶宛的争端,您对立陶宛企业想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月出版的《新湘评论》曾刊发“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箴言释”署名文章,其中对于打造高铁枢纽推动湖南崛起有详细阐述——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与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组成三大周期性全国普查项目。全国经济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此前已在2004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分别开展了四次。

  携程数据显示,发布半小时内,携程平台热门海外目的地搜索量同比大涨10倍,出境(包含中国港澳台)机票、海外酒店搜索均达到三年来峰值。

  元旦假期,不只是酒店迎来旺盛客流,木鸟民宿发布的《2023元旦假期民宿预订趋势报告》显示,预计元旦假期民宿订单有望达到2022年元旦的1.5倍左右。

洪倩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