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盘活资源撬动产业 温室大棚搭起“钱景”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20 06:52:43

  中新网长治6月19日电 (杨佩佩 史荣荣)连日来,在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南丰沟村的新裕农业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挖掘地基、建设墙体、搭建钢架,一栋栋崭新的日光温室大棚已见雏形。

  新裕农业项目是集休闲采摘、认养租用、拼团众筹、农产品加工、线上直播销售为一体的新农村共享农业,规划占地面积300余亩,温室大棚40栋。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三分之一,正在进行骨架、通风系统等设施设备安装,预计今年8月建成投用。

  新裕(山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连玉飞介绍,项目一期建成投用后,每年可种植香菇50万棒,羊肚菌2000平方米。此外,还能种植草莓、车厘子、大黄杏、水蜜桃、酥梨等,这样可形成温室大棚全年生产。

  近年来,当地立足自身条件,盘活闲置资源,流转土地300余亩,总投资5400万元,致力于打造该县最大的香菇基地。“项目建成后,村民不光有流转土地收入,还可以就近在基地务工挣钱。”南丰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史红飞说。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南丰沟村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持巩固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加快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实施以改路改厕、清洁取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行动,村庄迎来美丽蝶变。

  “以前村里都是土路,出来一趟鞋上一层灰。现在好了,家家户户门前都铺上了水泥路,栽了绿植,既好走又美观。村里还修了小广场,晚上出来跳跳舞、唱唱歌,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南丰沟村村民连远东谈到乡村的变化时,乐得合不拢嘴。

  自从村容村貌焕新升级后,南 丰沟村民们也更加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如今的南丰沟村,一项项富民产业蓬勃发展,一座座农家院落焕发新颜,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渐次铺

  史红飞告诉记者,南丰沟村将持续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现有香菇产业做大做强,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南丰沟的农业更强、农村更美、村民更富。(完)

  航空方面,2022年11月23日,嘉兴谋划多年的机场军民合用工程全面开工,并同步建设圆通物流项目,打造航空物流基地……

  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力度。北京市着力以更优质高效服务让创新成果加速转化运用,全市去年专利授权量20.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保持全国第一,为科创中心建设和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作为国家专利开放许可首批试点城市,目前专利开放许可信息发布与交易服务平台全面上线,已发布专利开放许可项目超过2500件,在专利开放许可期内,任何人可以按照该专利开放许可的条件实施专利技术成果。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世界主要汽车工业国家和地方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2022年8月,重庆市政府印发的《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雏形。

  “机制体制的创新,非常好地激发了地方、企业、研究院的积极性。”乔建军畅言,计划在场地、设备、团队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市场化改革,促进研究院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部信中,唐彬森还定下一个目标:未来,全线产品将不含防腐剂。正像他自己所说,这个事情很难。万一有一天因为一些原因,产品需要添加防腐剂怎么办?“我们的答案是:那就别做!”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月16日电 (程景伟 林荫)据广东省林业局16日消息,2023年度黑脸琵鹭全球同步调查近日在全球100多个城市同步进行,监测技术人员在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记录到黑脸琵鹭423只,创下了该保护区自2005年参与全球同步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数量首次突破400只。

简景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