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崇义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跑出产业振兴“加速度”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18 21:16:53

  中新网江西崇义6月17日电 (巫发阳 罗敏 陈景昆)近日,走进江西赣州市崇义县麟潭乡独石村大棚蔬菜基地,大棚内绿意盎然,放眼望去,绿油油的蔬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各类蔬菜,一筐筐有机蔬菜整整齐齐,准备运往大湾区等地销售市场。

  “我们主要种植上海青、小白菜等蔬菜,品质好,销路也不用发愁,特别是夏季种植的上海青,受到大湾区消费者青睐,走俏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该基地负责人胡建林说,通过采取订单式与传统市场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基地与深圳等地的蔬菜批发市场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2023年销售额达800万元。

  胡建林告诉记者,基地巧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契机,按照“政府引导、农户出租土地、公司经营”的模式,采取“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方式流转土地400余亩,总投资5150万元,建成6000平方米智能玻璃温室大棚以及温控育苗大棚、智能温室大棚、分拣车间、冷藏车间等设施,蔬菜年产量可以达到3000吨以上,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

  “我主要的工作是采摘和包装,不会很辛苦,收入也比较可观,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也能照顾到家里,感觉挺不错的。”工人唐彦梅说,自从村里办起蔬菜基地后,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有钱赚。

  “我们将不断加强技术指导,高质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持续做好农产品产销服 务,推动‘大棚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麟潭乡党委书记吕京辉表示。

  近年来,崇义县依托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全力建设大湾区优质农林产品直供地和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同时,崇义县积极引进企业创新发展生态产业,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跑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加速度”。(完)

  信心从哪儿来?鉴往知来,过去一年诸多采访故事里,隐藏着答案。

  同时,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也不断提升。10年来,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牵引,共认定11761个国家级、1143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遴选认定首批511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面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学生培养基地,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国范式”,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梯队网络”。

  “现在已经推出了第二期‘开门红’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比年初推出的产品再提高10BP。”广东地区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科技产业投资分会副会长兼战略投资智库执行主任布娜新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A股市场上,上市公司收购标的估值变化主要可能是由于行业景气度、标的盈利能力等因素导致。“不过,短时期标的估值出现较大变化,这其中的原因、合理性可能还需要企业说明。”布娜新如是说。

  该公司是芳草湖农场招商引资企业,总投资达1300万元,占地面积500亩,大棚数量从2017年的10多座发展到如今的97座,带动50余名职工增收致富,成为新疆兵团一年四季生产蔬菜规模最大的菜篮子基地之一。突破了传统生产时限的蔬菜,更是以绿色认证的“身价”走俏市场。

  “前段时间,我本来是想去买普通卷烟的,但进店后,老板向我热情推荐了一款一次性电子烟,说是叫‘可乐罐’,有多种口味,味道甜美,年轻人都爱抽。”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袁先生向记者谈起了第一次购买电子烟的经历。

蔡淑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