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十年:多国留学生在古都西安畅谈“丝路情缘”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26 12:27:41

  中新网西安6月25日电 题:“一带一路”新十年:多国留学生在古都西安畅谈“丝路情缘”

  作者 刘洋

  24日晚,华夏文旅西安度假区内,鼓声阵阵,丝竹声声。一场融合鼓乐、舞蹈的实景歌舞演艺秀《驼铃传奇》正在上演。

  6月23日至26日,青海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华留学生开展“重走丝绸之路 拥抱千年文明”研学实践系列活动,来自10个国家的18名留学生来到古丝绸之路起点——陕西省西安市,开始实地探访古丝绸之路历史遗迹,沉浸式感受丝路文化魅力与中华文明悠久历史。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多国留学生讲述着他们的“丝路情缘”,感受着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变化与勃勃生机。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外的重要通道,沿线文化交流密切。它起始于古代中国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路上通道。

  24岁的土库曼斯坦留学生ASHYROV YSLAMKERIM(柯力)如今在青海民族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学本科学位。他说,在古代,他家乡的商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进行贸易。“如今,我也沿着这条路来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路线,更是不同文化合作的象征,让沿线地区互联互通,非常了不起。”巴基斯坦留学生HAFIZ RIZWAN SULEMAN(马龙)说,“我的国家也与丝绸之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我对丝路文化有着深刻的共鸣。”

  初见马龙,是在聆听西北大学《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专题讲座上,这个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巴基斯坦小伙,在中国留学、生活多年。马龙说,他爱中国的历史、美食,也爱热情的中国人。“以后我要在中国工作,我还有很多梦想要在这里完成。”

  在马龙看来,历史上中国和巴基斯坦就通过丝绸之路建立友谊,而如今共建“一带一路”更是一座加强两国经贸合作、民心相通的桥梁。“共建‘一带一路’为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青年打开了一 扇大门。

  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进入新的十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入,像马龙一样选择来中国深造和定居的留学生越来越多。

  骊山、华清宫、兵马俑……老挝留学生CHANHOM VADSANA(林川)计划毕业之际邀请家人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不同国度的相互了解。”他说,从小他就很喜欢中国历史文化,如今林川自己与弟弟都在中国学习。

  美国留学生TRENT UKASICK JORDAN(安仁泰)说,古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历史通道,连接东西方,促进商品和文化交流。“相信从历史中走来的‘一带一路’,会以文化交流为纽带,推动合作共赢。”(完)

  其作用本质是摆出众议院的一种强硬姿态,让美国行政方面即便有心与中国缓和关系,也会因此有所顾忌。此外,还会给正常的中美贸易往来带来阴影,从而推进经济上的所谓“脱钩”。

  刘清泉: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一般重感冒后或高烧后一两周,往往还有乏力、疲劳这样的现象,新冠也不例外。我们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正气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绝大部分人感染新冠病毒7—10天后就进入了康复期。进入康复期,首先精神上要保持高昂的斗志,有了精气神,身体状态就能快速恢复。

  有Reddit用户询问他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看法时,他表示:“这些人工智能的演进速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为它们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黑石号”搭载的货物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5万余件来自中国唐代的瓷器,其中大批产自长沙窑,还有邢窑白瓷、巩县窑白釉绿彩瓷和越窑的青瓷等,种类非常丰富。在这些瓷器上,南亚风格的贴画、狮子形状的图案,波斯、阿拉伯风格的装饰精美绝伦,令人惊叹。有媒体评价称,这是一次千年前“中国制造”的集中展示。通过“黑石号”的考古发现,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唐代的兴盛与繁荣可见一斑。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宜昌1月13日电 (谭云妃 黄星)一对出生体重均不到2kg的早产双胞胎,出生后出现窒息、呼吸衰竭等严重疾病。记者13日从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获悉,该院NICU医护人员经过44天的“战斗”,帮助双胞胎早产儿闯过重重难关,顺利出院。

  康复期多休息也有利于恢复元气。要保证睡眠充足,不要熬夜。此外,不要做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损伤人的阳气。注意适当运动,运动量以身上微微发热为止。运动要循序渐进,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患者,一般三四周后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

陈嘉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