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蓄势 等待基本面

来源: 观察网
2024-06-02 15:46:35

  核心结论:①2/5 以来行情是资金情绪推动的底部第一波反弹,近期A 股量价有所回落、指数震荡休整,市场逐渐转向基本面验证期。②借鉴历史,市场自底部反弹后会出现震荡 休整,待基本面拐点确认后市场或再上新台阶。

  ③基本面验证后市场结构主线望浮现,中期看关注业绩更优的中国优势制造。

  回顾:近期A 股市场逐渐转向震荡休整。自24/2/5 A 股市场见底回升以来,直至4 月上证指数、沪深300、万得全A 等各大宽基指数连续三个月上涨,为A 股指数自2021 年下半年以来首次月线三连阳;此后A 股宽基指数的上涨势头放缓,市场逐渐进入震荡休整阶段,5 月上证指数最大跌幅2.8%、沪深300 最大跌幅3.3%。行业层面看,3 月前市场普涨轮涨,4 月以来地产相关权重板块补涨推升宽基指数表现。从更细分的个股层面看,同样可以发现A 股市场整体的赚钱效应在4-5 月已经开始分化,4 月以来A 股宽基指数的上行动力主要源自于相对少数的大市值标的,而数量更多的中小盘个股在4月以来已经表现趋弱。同时资金层面看,近期市场热度有所降温。

  定位:2/5 以来市场上涨性质是底部第一波反弹。自今年2 月以来A 股市场明显上涨,对于本轮行情的性质,2 月以来我们在《反弹的时空和亮点-20240217》等多篇报告里强调,A 股本轮2/5 以来的行情为底部第一波反弹,背景是市场调整显著、估值较低、且有政策及资金面的积极催化。本轮各大宽基指数的上涨时空已经与前述的历史上涨行情接近,可见由资金和情绪回升推动的行情上涨已较充分。就资金层面而言,本轮A 股资金净流入趋势能否进一步持续,仍需时间加以验证。此外,情绪层面来看,后续可能存在部分因素对市场情绪产生扰动。

  展望:基本面修复确认后市场望迎来进一步的明显上涨,中期看我国优势制造业望成为主线。以史为鉴,在第一波由资金及情绪推动的修复行情结束后,市场或将逐渐进入基本面验证的休整阶段。从历史数据看,随着市场进入第一波上涨后的基本面验证期,历次底部第一波上涨后的休整过程上证指数平均经历46 天(剔除2019 年),回吐前期上涨行情一半左右的涨幅。未来市场结束休整并进一步加速上行的动力或主要来自于政策落地和经济修复情况。结构上,本轮行情结构演绎与历史情况类似,过去底部第一波上涨期间市场往往呈现各行业轮涨的特征,受政策利好催化的行业通常有阶段性表现。

  随着市场逐渐进入基本面验证期,我们认为业绩支撑的中国优势制造有望成为中长期主线。近期公布的24 年4 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反映本轮经济修复进程里中高端制造的复苏更为强劲。从更长远的视角看,中国高端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强,未来有望成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曙光。从需求角度看,新兴国家需求旺盛且对中国的依赖度较高,24Q1 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我国总进出口的比值从23 年的46.3%上升至46.6%。从供给角度看,中国高端制造的比较优势在于产业体系完整以及工程师红利,更重要的是,我国制造业已经从中低端制造逐步迈向高端制造,相关产业和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不断攀升。因此,在供给和需求双重优势支撑下,我国优势制造前景广阔。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责任编辑:何俊熹

  姚志波于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任五常市委书记,2014年3月调任黑河市委常委、北安市委书记,后任黑河市委副书记、北安市委书记等职,2018年12月被调整为黑河市委副厅级干部,2022年8月19日通报被查。

  2022年,青岛、无锡、长沙组成新的“三国杀”——GDP分别为14920.75亿元、14850.82亿元、13966.11亿元,两两之间最大差距不过900余亿元。今年一季度,三城GDP分别为3503.87亿元、3391.79亿元、3468.18亿元,竞争态势趋于激烈。

  有网友表示,大熊猫“小丫”此前生活在秦岭四宝科学公园。记者致电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工作人员表示,“小丫”此前的确在该园生活。至于具体情况,需要向林业部门核实了解。

  锦州这座东北四线工业小城,十年人口净流出达42万人,在辽宁省排名第一。留下的人就业机会少,工资不高,房价却不低。看似安逸的背后,各行各业的人内心都同样焦灼不安。

  从某种意义上说,加拿大个别政客和媒体对所谓“中方干涉加内政”的炒作是失败的。尽管有加情报部门不断炮制虚假报告进行精准投喂,这几个政客和媒体也非常卖力,但就一个话题渲染炒作了几个月时间,仍然未能在加拿大掀起他们期待中的风浪。其中的关键在于他们始终拿不出有说服力的真凭实据,而加拿大多数民众也不像他们以为的那么好糊弄。

  所以彭博社今天报道会见,还特别在导语中强调,这是几周来全球两大经济体间最高级别会晤,显示在“断然回绝”即所谓“rebuffing”拜登政府多次沟通请求后,北京可能会同意进行中美间更多高级别对话。但美国如果不能正视中美双边关系痛点所在,尤其是在两国关系不可逾越的底线红线问题上,不切实纠正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人做派,那么中美实现乃至保持高级别沟通对话的基础,是很难存在的,中美要打破关系寒冰,同样很难指望。从现在的态势发展看,中美关系要真正破冰可谓压力山大,而且美方还在持续“制冰”。最近的一个观察窗口,无疑是月内将在日本召开的G7峰会。现在美媒已经在放风造势了,拜登将在参会之际,有意裹挟更多盟国伙伴对华搞所谓AI技术围堵。更令人警惕的是,美方会否继续推动怂恿G7成员国炒作乃至干涉台海议程?

陈淳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