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全国大比拼,马上开打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07 19:26:55

  

  端午渐近,一场新的全国大比拼也将拉开大幕。

  比玩法。湖南提了旅居康养、工业旅游、低空旅行、高品质住宿、房车露营、音视频、数字文旅、文化创意、历史文化街区提质9个重点业态;新疆准备大力发展探险游、研学游、康养游、沙漠游、低空游等特种旅游;云南公布了7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游客可深度体验传统制茶工艺,还能领略火山群、北海湿地风光。

  比服务。江西提出“努力让每一位来江西的游客享受到安全舒适、优质高效、暖心爽心的旅游服务”;山西列举了需要全方位提升服务品质的几个方面,包括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四川甚至把眼光投向境外人士,计划为入境游客提供多语种入川欢迎短信和资讯服务,还鼓励各类景区保留线下购票渠道,为入境游客买票行方便。

  比实惠。宁波全市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等将面向全球推出优惠措施;湖北20余家景区景点及部分县市全部A级旅游景区面向大众免门票,80余家景区景点推行门票半价、优惠价、组合折扣或消费 券抵扣等形式的优惠措施。

  花式比拼背后,是旅游业正日益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对三里河表示,所谓战略性支柱产业,指一国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目标所选定的,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支柱性产业部门,一般对国家经济、发展安全、市场竞争、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如今,旅游业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完全称得上重大二字:论规模,2023年国内出游近50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逾4.9万亿元;论效益,从“一个人带火一座城”,到不少小众目的地受热捧,再到越来越多行业和旅游做起“加法”,如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辐射和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各地竞相发力发展旅游业,正是看到了其“一业兴、百业旺”的作用,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如果说此前文旅部门的花式比拼主要比的是人气和知名度,那么新一轮比拼的核心,则是放在了游客体验和幸福感上。

  旅游业不光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更是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对游客而言,旅游提供情绪价值,是美好生活的日常选项和刚需;对目的地民众而言,旅游则是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凭麻辣烫火出圈的甘肃天水,今年清明假期仅仅两天,旅游综合收入就超过3亿元;贵州“村超”、“村BA”赛场周边,有餐馆一天卖完两头牛、有小吃摊一天狂卖2000碗卷粉。去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60万人,带动就业总人数超过1000万人。

  细看业已推出的措施可以发现,当“网红”的热度逐渐过去,各地正沉心静气从基础设施、综合体系等方面综合发力,希望以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现代商业环境留住游客,让他们游得开心、游得放心,让从业者干得有信心、有成就感。

  而这,才是这场比拼的真正意义,也是通往旅游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里河”工作室出品

  王毅表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也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这就是台湾问题的真正现状。想要改变这一现状的不是我们,而是“台独”分裂势力。“台独”行径与台海和平稳定水火不容。要维护台海和平就必须坚决反对“台独”,必须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这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在乌克兰问题上,各方强调要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台湾问题上也同样要坚持这一原则,坚决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重大问题上不能搞双重标准。

  “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已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时代课题。对此,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表示赞赏支持。秦刚指出,最新发布的《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列出20项重点合作方向,具有鲜明的行动导向,归纳起来即:

  在上一轮行业周期中,国际船市在2002年复苏后,船厂新接订单快速增长,船台趋于饱和,导致供不应求,应接不暇的船厂开始“挑单”,一些大型船企如果出现空船位,甚至可以公开竞拍,价高者得。面对高额利润,大量资本涌入,民营“沙滩船厂”数量骤增,埋下了“中低端产能过剩”的隐患。

  在疫情反复的2022年,中国造船的国际市场份额连续第13年稳居世界第一。从三大造船指标来看,中国的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0%左右,以修正总吨计,则分别占43.5%、49.8%和42.8%,同样保持全球领先。

  同一时期,大连造船厂建造的油船也在不断升级。1987年,大连造船厂为挪威克纳森航运公司建造的11.5万吨穿梭油轮“兰希德·克纳森”号交付,该船解决了高压发电机负荷实验等四十多项重大技术关键,获得了当年的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次年底,大连造船厂又交付了11.8万吨穿梭油轮“埃维塔”号,技术进一步提升,船体采用了能降低原油泄漏风险的双壳结构。到90年代中,挪威船东又来到大连造船厂,签下了3艘15万吨级油船的合同,1999年,大连造船厂首次承建30万吨超大型油船(VLCC),结束了少数造船强国在超大型油船领域里的垄断历史。

  随着中日邦交正常化,六机部开始推动中国船厂向日本学习。从1979年起,国内七家船厂先后与日本船厂结成“学习对子”,江南造船厂的对口学习企业就是三菱重工。古贺繁一带队考察结束后,三菱重工还为江南造船厂量身定制了一套改造方案,后因资金不足,双方的合作最终只停留在了技术层面。其余六对分别是大连造船厂与日立造船,沪东造船厂与三井,天津新港船厂与大阪造船,上海船厂与住友重工,广州造船厂与石川岛播磨重工,青岛北海船厂与日本钢管。

蔡家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