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持续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守护生态携手共建幸福家园

来源: 杭州网
2024-06-20 05:42:02

  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各个行业,民族团结之花持续绽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走深走实。

  团结促进产业发展

  拉萨河南岸的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街道次角林村,与布达拉宫隔河相望。傍晚7点多,这里正在上演实景剧《文成公主》,数百名游客和本地群众在剧场外的商业街广场手牵手跳起欢快的锅庄舞。

  实景剧以拉萨自然山水为背景,生动还原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历史场景,已成为游客旅游观赏的热门项目。“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文成公主的故事让我很受感动。”来自江苏的游客李女士说。

  “通过《文成公主》,游客们了解了西藏风俗,本地群众也感受到各地游客对西藏的热情。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不断加强。”次角林村村委会主任晋美拉姆说。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羊日岗村旅游驿站内,小伙丹增洛色正在为前来参观的游客 推荐塔巴陶瓷等本地特色产品。

  2019年,丹增洛色大学毕业,在江苏南通工作了一年多后,他参与了南京援藏项目墨竹工卡县“格桑花开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营”,在南京接受培训,并在企业进行了一年多的学习实践,积累了经验。

  墨竹工卡县不少年轻人在南京援藏项目的帮助下成长成才。截至去年底,共121人接受了培训,有的自主创业,有的选择就业,就业率达100%。

  同心改善民生福祉

  “我们心内科现在基本能保障大病不出西藏了。”第九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北京阜外医院医生赵杰说。

  一年前刚到西藏工作时,赵杰接诊了一名30多岁突发心脏病的患者。赵杰带领大家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成功实施了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最终将人救了回来。

  “急性心脏病突发必须立即进行急诊介入手术,越快越好。”赵杰说,“我想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留下来,更好地实现大病不出西藏。”

  一年间,赵杰带领团队完成了近400例手术,包括120余例急诊手术。一次次的言传身教,让被援建医院心内科临床与介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现在3名本地医生都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冠脉介入手术了。”赵杰自豪地说。

  紧邻县城,日喀则市拉孜县吉角村村民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走进一户居民家中,智能设备随处可见。人员通道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养老管理平台、供暖系统……总计11套智能设施系统遍布社区,实现了有效的智能化管理,让社区生活更安全、便捷、环保。

  “我们村37户143名村民全都搬进了新家。上海不仅为我们建设了新的家园,还为我们升级了各项设施,提升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吉角村党支部书记格桑加措说。

  协力护好绿水青山

  前往长江源头之一的姜根迪如冰川的场景,西藏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分析测试中心负责人索娜卓嘎一直记得。

  海拔5400米的无人区腹地,含氧量仅为内地的四五成,年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缺氧、高寒、干燥、风雪……每一样都对监测调查组队员的身心健康形成挑战。

  工作是紧锣密鼓的,每天早上,队员们都围在一起讨论当天的行程,然后出发去采集样品。“所有人都抱着共同的目标——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要做好采样、搞好研究,守护好我们的母亲河。”西藏生态监测中心主任贾小华说。

  2021年开始,西藏实施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营造林206.72万亩,将拉萨打造成生态宜居高原城市。

  清晨,拉萨市拉鲁湿地北片区,工人米久正在修剪树枝。“这是我们种的槐树,开的花也很漂亮、很香。”米久说。在植被选择方面,工作人员费了很多心思——通过遥感技术对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筛选出适合生长的树种和草种。拉萨市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尚德是北京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为了让拉萨的树木更繁茂,作为林草专家,他将更多技术融入造林工作中。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政府的利好政策叠加出台,为光伏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尽管前期投资大,企业还是对新疆光伏前景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完)

  “您好,山河供电所,洞八岭马师傅家是吧,家里没电了?别急,我们台区经理马上赶过去”“小张,重点排查一下客户表箱开关和接户线情况”“今年的‘两节’配网保电竞赛,重点盯好配变运行合格率”……二十几分钟的车程内,尹加锋共计接打了六七个电话。

  中国人对吃一向认真,尤其在春节这样重要的节令。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癸卯迎春”主题下午茶,套餐包含“后母戊”青铜方鼎红豆提拉米苏、兔首铜像牛奶巧克力、粉彩过枝陶纹盘慕斯蛋糕、粉彩大吉葫芦壁瓶榛子巧克力、白玉带扣杏仁樱桃蛋糕,赋予古老文物以创意灵感。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0/6/17122089284566412334.jpg" alt="" />

  大寒意味着四时的终结,也预兆着新春的开始。(制图:姚岚)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近日因大陆一款螺蛳粉包装上的文字引发议论,台“经济部长”王美花17日称,市面上的螺蛳粉“不是走私就是虚报”,将要求下架。此外其他大陆零食也被波及,其中“黄飞红麻辣花生”也不准输入台湾,台“经济部”要求相关平台下架。

刘子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