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爆发4次!X级强太阳耀斑频繁来袭,有哪些影响?

来源: 半月谈
2024-06-03 16:44:15

  文/陈溯

  5月才刚刚过了6天,X级太阳耀斑已经爆发4次。作为太阳表面的强烈能量喷发,近期频繁爆发的太阳耀斑对生活有哪些影响?我们需要担心吗?

  强太阳耀斑频繁爆发正常吗?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梳理发现,本月已爆发了4次X级太阳耀斑。

  北京时间5月3日10时22分,太阳爆发了5月第一次强耀斑(X1.6级)。5月5日又爆发了两次太阳耀斑:一次是14时01分,太阳爆发了一次强耀斑(X1.3级);另一次是19时54分,太阳爆发了一次强耀斑(X1.2级)。5月6日,更大强度的 太阳耀斑爆发,当天14时35分爆发了一次强耀斑(X4.5级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预计,6日至8日,仍有可能爆发M级甚至X级以上耀斑。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表示,将密切跟踪事件发展,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太阳耀斑作为太阳表面的强烈能量喷发,分为A、B、C、M、X五个级别,其中A为能量最小级别,X为能量最大级别。近期为何多次发生X级强耀斑?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首席预报员陈安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根据日面上黑子数的变化规律,太阳活动大约有11年的周期,称之为太阳活动周。每个太阳活动周大约有100多个X级耀斑,而在太阳活动峰年,X级耀斑爆发更为频繁,每年大约有10至20个。目前正处于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峰年,太阳表面的活动区比较多且复杂,因此频繁爆发X级强太阳耀斑是正常现象。

  太阳耀斑有何影响?

  太阳耀斑是太阳上最剧烈的活动现象之一,其主要观测特征是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突然变亮,常伴随各种能段电磁辐射和粒子发射的增强,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虽然太阳耀斑的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但释放的能量却相当于十万甚至百万次强火山爆发的总能量,或相当于上百亿枚百吨级氢弹爆炸。

  太阳强耀斑的爆发,会给地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陈安芹表示,太阳耀斑爆发时会引起向阳面地球电离层的扰动,从而影响导航定位系统、航空通信、短波通讯、海上搜救以及其他应急通讯等。

  太阳耀斑爆发时还可能伴随太阳质子事件和日冕物质抛射,大量高能粒子到达地球附近,可能会毁坏地球轨道上的卫星,威胁宇航员生命安全;日冕物质抛射到达地球附近时,会引起地球磁场扰动甚至地磁暴,影响长距离输电网和输油管线产生影响,还会引起中高层大气受热膨胀,大气密度突然升高,增加卫星飞行阻力,影响卫星发射活动,尤其对低轨卫星的影响更大。

  我们该做什么?

  面对太阳的活跃活动,大家不必惊慌,因为地球自带磁场这一天然“盔甲”。专家介绍,地球磁场帮助我们阻挡了绝大部分太阳爆发带来的高能粒子流。

  此外,科研人员会通过各类太阳观测设备及时跟踪太阳大气的爆发活动,做好空间天气预报预警,特殊时段可以有选择地关闭电网,及时调整通信系统、飞机航线或卫星轨道,将太阳活动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比如,中国气象局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经过近20年建设,能够系统并准确地预报预警地磁暴等重要空间天气过程,2023年的7次大地磁暴事件全部预报准确。同时,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还与相关行业部门长期密切合作,共同探讨针对不同技术系统的应对措施与减缓策略。

  针对太阳耀斑对普通公众的影响,陈安芹表示,太阳爆发活动主要影响高科技系统。虽然太阳耀斑爆发会携带大量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但实际上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够到达地球附近,加上地球有自身磁场的保护,即使强耀斑爆发,对人类健康也几乎没有影响,公众不必担心,也不需要做特殊防护。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主任王劲松此前表示,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最新研判,本轮太阳活动周的峰值预计在2024年至2025年到来,目前正处于峰值附近,太阳表面上的黑子数逐渐增多,因此太阳活动较为频发,这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今年到明年是太阳活动的高峰年,这意味着后续还会有一些太阳耀斑、地磁暴等空间天气事件发生,公众可保持平常心,科学看待空间天气事件的影响。

  针对美国对华芯片等产品的出口管制措施,中国已于去年12月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中国商务部表示,美方近年来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阻碍芯片等产品的正常国际贸易,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破坏国际经贸秩序,违反国际经贸规则,违背基本经济规律,损害全球和平发展利益,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

  中美建交之后,两国关系虽然也有跌宕起伏,但总体砥砺前行,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自2017年美国开始推进所谓的“战略竞争”,中美关系逐渐深陷寒冬,难以回春。

  此外,<strong>克罗塞托提出这个论调的时机也很可疑,背后很明显有美国的影子。</strong>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刚刚结束对美国的访问,之前就有传闻说梅洛尼可能拿退出“一带一路”倡议给美国送上“投名状”,后被证明并不属实。但梅洛尼在与拜登总统会晤后表示,意政府将在12月之前就“一带一路”倡议作出决定,强调“与北京保持建设性对话”,还透露出希望到中国访问的意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意大利现在的两难处境:它既想得到华盛顿的政治认可,但又不愿意放弃对华经济合作这块蛋糕,它不想在其中“二选一”。

  在组织救援的同时,我们指定市内3家三甲医院,调集600多名医护人员投入救治。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省卫健委组织哈医大专家组赶赴现场参与救治。救治过程中,对4名自行脱险人员进行了收治留观;搜救出的15名被困人员中,4人已无生命危险,我们本着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的原则,对其他人尽全力组织了施救。但遗憾的是,仍然没有挽回他们的生命。

  基辛格是近期到访中国的三位美国前任和现任国务卿之一,他的访华行程和另一位美国前国务卿约翰·克里有所重合。克里7月16日至7月19日作为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访问中国,其间和多位中方官员举行了会谈。这是克里作为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第三次访华,也是今年以来中美首次面对面进行气候问题磋商。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在北京和周恩来举行会谈,并就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等问题交换了意见。1972年2月,基辛格陪同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随后发布了《上海公报》,宣布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林欣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