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台盟召开纪念李伟光逝世70周年座谈会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24 04:47:24

  中新网上海6月22日电(范宇斌)今年是上海台盟组织成立75周年,也是上海台盟组织首任主委李伟光逝世70周年。近日,台盟上海市委会召开纪念李伟光先生逝世70周年座谈会。

  台盟上海市委会主委刘艳表示,李伟光等台盟革命先辈留下的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跟随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解放和祖国统一奉献、牺牲的革命精神,是台盟的宝贵精神财富。台盟有职责和使命向台湾民众讲好真实的台湾历史,讲好中国共产党与台湾人民的历史连接,希望以此激发起更多的两岸青年为开创更加美好的台湾,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而奋发有为。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李伟光革命的一生、父辈与李伟光的革命友谊、伟光医院和疗养院的保护宣传工作等作了交流发言。

  台盟上海市委会原主委、台盟中央盟史工作委员会主任李碧影回顾其父亲李乔松与李伟光在台开展农民运动,并在伟光医院加入共产党的历史,敬佩李伟光一生不忘初心、光明磊落的精神,希望更好地发挥李伟光等台盟先辈以及伟光医院遗址和疗养院旧址在两岸历史连接中的作用。

  李伟光孙女李丽讲述了台湾学者李培根用10年时间考证研究,最终完成了《世间何处是桃源——李应章(李伟光)研究》的感人故事。该套书籍由台湾彰化县文化局出版,分上下卷,即《彰化子弟李应章——开创台湾农民运动的先声》《医者仁心李伟光——一生为受压迫者发声》。李丽还代表李伟光家属向台盟上海市委会捐赠了书籍。

  李伟光孙女李芳回顾了祖辈李伟光作为医生,积极发挥医疗专长,研究戒烟医疗,致力于破除烟毒对中华民族的侵害,并讲述了李伟光与郭沫若之间书信往来背后,为新中国防治肺结核工作所作的贡献。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还围绕讲好李伟光和上海涉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等内容提出宝贵建议。

  “李伟光在大陆台胞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讲好李伟光是做好对台红色历史教育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上海海峡两岸研究会会长季平认为,台盟上海市委会积极推进伟光医院遗址和疗养院旧址的保护宣传工作非常重要、有意义。关于李伟光在内的台湾先辈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联系需要引起更多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志茗结合自己研究成果,梳理了伟光医院和疗养院的发展历程,建议讲好李伟光革命历史的同时,也要挖掘宣传台湾医生李伟光对祖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

  这次座谈会上也邀请了高校台湾师生,他们认为,应更好发挥李伟光作为台湾知识分子代表的历史纽 带作用,促进两岸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亚洲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所所长、台湾教师林哲元总结了李伟光一生四个重要革命阶段,谈到李应章领导的二林蔗农事件在岛内的影响,希望通过李伟光这位台湾历史代表人物,加强与岛内的连接,做好两岸交流工作。让李伟光等台湾先辈在大陆革命历史能被岛内更多民众所知晓和了解。

  复旦大学台湾博士生李惟君讲述了自己通过阅读和了解李伟光等台湾革命先辈的历史,对台湾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结合自身青年交流的经历,希望更多台湾青年主动了解这段在台湾被湮没的历史,破除岛内错误历史教育的影响。

  会上,刘艳代表台盟上海市委会聘请季平、林哲元为特邀专家。(完)

  《反胁迫工具法案》也在欧盟内部遭到质疑。路透社28日报道称,一些欧盟成员国担心ACI会使欧盟转向保护主义,并引发贸易战。崔洪建表示,尽管现在欧盟达成临时协议,但到具体落实与使用时,欧盟还是会出于现实的考虑,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维护良好经贸关系对中欧双方来说不仅有利,而且也有助于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冲突。欧洲应放弃对抗式做法,与中国积极合作。

  根据传统汽车企业最新公布的电动化战略,可以感受到的是,无论车型投放、平台研发或是资金准备,这一轮来自传统车企的进攻,火力都有明显提升。尽管目前还无法判断传统车企能否顺利完成转型,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是事实。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品布局几乎已经全面覆盖了从几万到几百万的价格区间,这与几年前市场中没有太多产品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

  声明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洪都拉斯自即日起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并停止与台湾的一切接触和官方联系。(总台记者 侯佳琦)

  近日,杭州市政府宣布,今年拟向生育二孩的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5000元,生育三孩的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20000元。消息一经发布,引发了公众热议。

  在郑长忠看来,近期地方党政代表团密集互动,除了从宏观层面上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外,也是在强调“对已经定下来的东西要加快(推进),进一步合作机制要尽快落实”。

  近年来,地区间、城市间交流互访已愈发常态化,早在2019年,城叔就曾对“近300个城市,谁最爱‘学习’”作过分析。不过,多位受访专家均指出,近期如此密集的学习考察,不仅不是“惯例”,更是一个“新现象”。

倪俊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