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或比现有技术更有优势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28 10:00:06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同期发表两篇相关生物技术论文称,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在用户指定的基因组位点插入、倒位或删除长DNA序列,能实现这些基本DNA重排的单步法或提供一种更简易的基因组编辑方法。

  这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或比现有技术更有优势,比如,有望比现有技术进行更精准有效的大规模基因组编辑,以及能介导重组而不是造成需要修复的断裂。

  据论文介绍,用于重排基因组中长DNA序列的可编程系统或成为基因组设计领域的一个有用工具,而大规模基因组重排通常由重组酶(催化DNA断裂和重组)或转座酶(将DNA片段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这类酶来完成。如果这些酶可通过编程靶向特定位点,就可能成为有效的基因组编辑工具。

  第一篇论文通讯作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atrick D. Hsu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研发出一种将可编程重组酶用于基因编辑的技术,这些重组酶由RNA引导,RNA则作为引导重组酶靶向位点和促进预选编辑的“桥”。

  这个RNA“桥”含有一个指定供体DNA序列的区域以及另一个指定基因组插入位点的区域,两个区域都能通过独立重编程识别并结合不同的DNA序列或插入位点,并对不同类型的DNA重排使用一种通用机制。这个“桥”RNA比使用常规重组酶的现有基因编辑技术更易修饰,现有基因编辑技术需利用更复杂的蛋白质-DNA结合位点。

  另一篇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日本东京大学西增弘志( Hiroshi Nishimasu)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他们用冷冻电镜解析了第一篇论文中这种重组酶的结构,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概述

  《自然》同期发表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指出,鉴于这项最新研究演示了对细菌的基因组编辑,后续仍需进一步评估该技术在不同物种和细胞类型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包括哺乳动物细胞。他们认为,该技术“是大规模基因组修饰领域的一次令人欣喜的进步,今后有着许多值得探索的应用”。(完)

  冬日里,正值东北农闲时节。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天桥岭镇桃源小木耳产业园里,村民正在木耳菌包生产车间里忙碌。

  这份集体提案建议,支持馆藏文物数字资源授权及市场化运营。支持文博单位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馆藏文物数字资源素材库授权平台,推动文物数字资源市场化运营的规模化、规范化、可持续性发展。鼓励文博单位建立文物数字资源共享,借助社会力量将更多文物数字资源转为文化资源,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布雷顿称,近期与他会见过的欧盟领导人都同意欧盟需要迅速采取行动,“在我最近的会见中,无论是与波兰总理、比利时首相、法国总统,还是今天与西班牙首相,我们都达成了共识,即我们绝对需要作出一个快速、协调一致的反应,这也是我将与委员会的同事讨论的事项。”布雷顿补充说,欧盟领导人“都抱怨我们反应太慢了”。

  第五百八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但是,一位知悉布雷顿工作简报的欧盟外交官表示,在布雷顿推动的《清洁技术法案》中,不少细节仍处于概念阶段,没有具体的书面方案。同时,对于设立欧洲主权基金来支持应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欧盟内部也出现了不少质疑。一位欧盟委员会官员表示,使用主权基金是“一个好主意”,但“我们没有钱支持它”。此外,在布鲁塞尔,动用新的欧洲资金一直是一个非常容易引发争议的事,包括荷兰和德国在内的许多欧盟国家都坚决反对推出新的欧盟资金。

  康明轩介绍,相传春秋时期,卫桓公以山药为贡品进献周王室;到唐宋时,山药已取道“丝绸之路”走向西亚、西欧等地;明代,怀山药随郑和下西洋船队漂洋过海传入东南亚、中东、东非诸国,被赋予“华药”的荣耀。

张初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