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预付式消费陷阱,这四点请牢记!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29 22:18:5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于7月1日起实施,针对预 付式消费的问题,强化了消费活动中的经营者义务。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消费提示,选择预付式消费时注意以下几点。

  谨慎选择商家。由于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中因信息不透明而处于劣势地位,在资金安全、服务质量、合同等方面都存在风险隐患。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前,要谨慎选择商家、理性消费,认清自身实际需要,尽量避免较大数额的充值办卡,单次充值不宜过多,不轻信各种优惠活动。同时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好的经营者。

  认真审阅合同。预付式消费应与商家签订正式合同,以电子邮件等形式的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确保合同可随时调取查看。在签订合同时,需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收款不退、过期作废、限制转丢卡不补“霸王条款”,如有发现要敢于说不。

  保留消费凭证。办理预付卡后,消费者还要注意保留证据,向商家索要发票、收据,保管好每次消费打卡记录,保留聊天记录等证据。每次消费后都要仔细核对所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金额,及时掌握卡内余额变动。除此之外,消费者付款时要使用商户专用收款码,拒绝私下转账。

  提升维权意识。消费者如遇到消费纠纷,及时找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及时向消协组织或有关部门投诉,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消费者在平时消费时也要留心观察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服务质量,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如何妥善应对这些挑战,成为2023年中国各地经济工作的一大看点。

  节日期间,直播平台上各家基金公司的直播活动接连不断,直播话题更是和农历春节主题息息相关。从年夜饭、年终奖与压岁钱理财、走亲访友拜年,再到春节档电影、“云旅游”等,将春节假期的各个环节与基金投资巧妙结合在一起,可谓“年味”十足。

  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及二次全会擘画的生动图景,要如何变为现实?共产党人不是神笔马良,蓝图不会一经描绘就自动实现,需要我们迅速发力、持续发力、狠狠发力,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推进。

  1月27日,长春市内白天气温已经较此前几天有所回升,最高气温为-11℃。中午11时20分,记者来到该换电站时看到,已经有十多台出租车、网约车在排队换电池,还有出租车在陆续加入到排队换电池的队伍当中。平均2分钟左右,一台新能源出租车即可完成电池的更换。

  新春新愿

  另悉,29日巴黎圣日耳曼对阵兰斯的比赛中,巴黎圣日耳曼球员也身着印有中文名字的队服参加比赛,其中包括著名球星梅西、姆巴佩、内马尔等,他们共同为中国球迷送上新春祝福。(完)

丁俊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