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业期货又因资管业务被责令改正,公募牌照尚无进展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7-02 13:16:10

界面新闻记者 | 邹文榕

江苏证监局调查发现,弘业期货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存在接受有关委托人提供的具体投资标的等实质性投资建议,未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职责的情况,违反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第四十七条第三款规定。

根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第七十八条规定,江苏证监局决定对弘业期货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责令弘业期货在收到监管措施决定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向该局提交整改方案,及时报告整改进展情况,稳妥推进整改工作,该局将在日常监管中持续关注并视情况进行检查。

自2022年8月在A股上市以来,包括员工在内,弘业期货已被江苏证监局开具四张罚单。仅资管业务便被“点名”两次,均系“未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责任”。

2022年11月,江苏证监局发现,弘业期货在部分资产管理计划运作过程中未按照审慎经营原则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未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责任,存在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弘业期货因此被江苏证监局采取了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

公开资料显示,弘业期货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本10.08亿元,隶属于江苏省国资委全资拥有的国有企业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弘业期货(03678.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22年8月5日,公司登陆深交所主板。

虽为业内唯一一家两地上市的期货公司,但与其余三家A股期货公司相比,弘业期货在经营层面却长期垫底。Wind显示,2024年一季度,弘业期货净亏损1326.70万元,同比下降327.56%,也是四家A股上市期货公司中唯一净亏损机构。

年报数据显示,在资管业务方面,截至2023年末,弘业期货资产管理规模184.22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8.73%;全年实现资产管理业务收入609.93万元,较2022年下降21.46%。全年合计交易资产管理账户27个,新增备案资管产品5个,其中集合产品3个、单一类产品2个。

2018年至2021年,弘业期货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至2021年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已达235.93亿元,此后,公司在管规模后有所下降,2023年跌回200亿元以下,年报提及公司资管规模位列行业前五。

为加快资管业务转型升级,弘业期货一直想谋求一张公募牌照。

早在2016年,弘业期货就曾公告称拟出资4200万元与其他机构共同发起弘业基金,弘业期货为弘业基金第一大股东,持股35%。

但这一公募牌照直到现在未有进展。截止目前,证监会网站未查询到受理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鄂尔多斯市亿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1年9月,由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与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工业园区,是一家以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的企业。

  毛宁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解决台湾问题是海峡两岸14亿中国人自己的事,民进党当局寻求外部势力支持,为其“台独”分裂行径撑腰张目,注定不会得逞。联大第2758号决议不容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不可撼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隶属海南省三沙市,是一座长15公里、宽约5.6公里的环礁。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相关记载有文献可考。

  印尼总统佐科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是东盟四个对话伙伴国之一,与东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他期待各方“开展互利共赢的具体合作”,“只有在我们相互信任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种合作,而信任需要各方共同维护”,“这种信任和具体合作可以成为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力量”。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启动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推动降低贷款利率,对于个人住房信贷客户当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固定利率,另外一种是LPR+点差。如果是前者,在还款期内房贷利率保持不变,如果是后者,执行利率将随着LPR的变动而发生改变。大部分客户选择了LPR+点差的模式,但仍有一部分客户担心还款期内利率上行而选择了固定利率。9月4日,中国光大银行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就存量房贷业务作解答时明确表示,固定利率客户也可以申请下调。

  印度“clearias”网站文章在谈论印度优势的同时也提到跨国企业在印度要面临的诸多挑战:复杂的官僚程序和税收制度;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土地征用问题,特别是企业可能会面临当地社区的阻力;员工的培训和技能培训投入过大;文化和语言差异等等。文章还称,“中国+1”中的“1”并非只有印度,也可能是“中国+N”,其中的热门目的地有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劳动力成本低,投资激励措施也有吸引力,这让印度各界对如何抓住这一机遇产生一定焦虑。目前来看,在机械制造、汽车和电气设备等行业,墨西哥、越南等国成为“中国+1”的明显受益者,印度并没有从这个战略中获得客观的收益。原因之一是印度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不断下降,相关贸易政策更为严格,有的动机也并非出于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愿望。如果印度不改变现有其贸易战略,就无法从“中国+1”中受益。

陈淑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