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共富观察:民族乡村如何唱响振兴乐章?

来源: 观察网
2024-06-26 22:44:27

  中新网丽水6月25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下垟畲族村虽然坐落在大山之中,但红色文化源远流长。别看这处小院普普通通,早在1938年,这里就建立了云和县第一个畲族党支部……”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在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志愿者张勇开展起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一批游客围绕在他的身旁,仔细聆听。

  1964年夏天,云和县选送的山歌《幸福路》作为浙江省唯一的代表作品,成功入选当年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的演出名单,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近年来,云和县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以山歌《幸福路》为灵感起点,成功塑造了“畲耀幸福路”这一基层统战品牌。

  该县将原先散落在各民族乡村的历史遗迹重新整理修复,串成彰显民族特色文化魅力、引领民族共同富 裕的亮丽风景线。

  譬如,当地发挥下垟畲族村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打造了“中共云和县最早畲族党支部”等一批兼具民族风情与红色底蕴的项目。2023年,仅该项目就接待了各类研学团队180余批次,累计达3000余人。

  唱好新时代的《幸福路》,重点在发挥民族特色。在云和县委统战部和云和县民促会的指导和支持下,该县各民族乡村积极挖掘特色民俗,展示多彩文化魅力。

  如今,下垟畲族村的山歌体验馆和民族服饰展示馆已基本完工,即将向游客提供系列特色民俗文旅体验;云和安溪畲族乡、雾溪畲族乡围绕民族节庆和习俗打造特色品牌,畲族“三礼”表演等吸引大量游客。

  据统计,今年畲族“三月三”活动期间,云和安溪、雾溪等地举办多场畲族民俗表演,共吸引游客1.2万人,带动文旅消费近百万元。

  “大家坐落唱山歌,山歌越唱越动听;唱起畲山前程好,建设山区更有劲……”一首《幸福路》,不仅唱出了当年畲族村的幸福时光,也唱响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态势——云和因地制宜鼓励各民族乡村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将好风景转化为好“钱”景。

  近年来,云和县紧扣发展重点,打造云和梯田乡村特色产业带,依托云和梯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辐射效应,助推景区民族村共同富裕;创新推出“红+绿+畲”主题旅游线路,加大民族非遗技艺保护传承力度,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农村电商等产业。

  眼下,位于云和梯田乡村特色产业带的下垟、崇头、南山、岩下4个畲族村,共有民宿等新兴业态50余家,600余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完)

  “新装备马上列装,旅里计划由你带队,组织部分骨干前往厂家培训。”那天,演练一结束,第74集团军某旅某远程火箭炮营营长杨靖就收到机关发来的通知。

  据报道,该事故发生在美东时间2日晚间9点左右,地点位于曼哈顿最北端的因伍德地区。当时,一辆白色汽车的司机似乎在加油站外与人争吵,在加速驶离的过程中撞上了一辆黑色汽车。

  不过,记者在桥附近发现,很多人滑着冰车从桥下通过,周围并未有人劝阻。在桥东侧,垂钓者凿出的圆形冰窟窿随处可见,很多路人出于好奇上前一探究竟,还有孩子故意绕着水边缘嬉戏打闹,甚至把脚伸到冰窟窿里。

  “社区巴士很巴适,不仅免费,而且站点离家近。”家住成都市成华区保利康桥小区的李阿姨腿脚不便,却经常出门,因为社区巴士站点就在家门口。受益于越来越完善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李阿姨乐呵呵地说:“去哪儿都方便,幸福感满满。”

  在互联网上,潘诗宇和丁锋以“游牧夫妻”被人熟知。还有人在巴厘岛的沙滩上敲代码,在泰国的咖啡厅里线上写作,或者在西双版纳的房车里剪辑旅行视频。

  对张甜甜而言,她不会忘记这场和新冠病毒正面交锋的考研经历,不会忘记和朋友们互相祝福的话语,更不会忘记父母在这段日子里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陪伴。“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陪伴会带给我安全感,也给我面对这个世界新的勇气。”

何秀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