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唱片里的世界 收藏家汪世林分享“黑胶”之美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28 03:13:16

  中新网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高凯)“唱片发烧友俱乐部”系列之“时光冲不淡怀旧·岁月不辜负经典”收藏家汪世林讲座活动日前在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举行。

  当日主讲人汪世林2008年进入收藏领域,藏品包括老黑胶唱片、手摇留声机、电子管收音机、画稿及音乐资料等。藏品被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国家 图书馆、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传媒博物馆等机构收藏。2018年汪世林向国家大剧院捐赠了400多张珍贵老唱片,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向国家博物馆捐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首版样片、《歌唱祖国》等33张珍贵黑胶唱片。

  汪世林在现场以其深厚的音乐知识和丰富的收藏经验,讲述了黑胶唱片的历史与发展,以及在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的独特意义。

  汪世林表示,黑胶唱片不仅是音乐传播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以其独有的物理特性,如模拟录音的温润音质和唱片封面的艺术设计,成为音乐与艺术结合的象征。以《渔光曲》《歌唱祖国》为例,汪世林深度解读了老唱片的音乐经典,也分享了他的个人收藏经历。他表示,收藏黑胶唱片不仅仅是对物质的保存,更是对音乐、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活动现场,汪世林向国家大剧院捐赠了40张珍贵老唱片,这些唱片中既有经典音乐杰作,也有早期流行乐章,每一张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和时代的印记。不仅有1951年由上海公私合营制造有限公司灌制的首版《歌唱祖国》,1935年出版由安娥作词、任光作曲的《渔光曲》,1975年出版的《红军不怕远征难》,1971年中国唱片公司出版铜管乐合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还有哥伦比亚公司出版由姚莉演唱的《玫瑰玫瑰我爱你》,上海百代公司出版周璇演唱的《月圆花好》《四季歌》,田汉作词、冼星海作曲、盛家伦演唱的《夜半歌声》等著名唱片。捐赠仪式上,国家大剧院党组副书记刘岚为汪世林颁发捐赠证书。

  当日活动现场专门设置了此次捐赠的黑胶唱片和古董唱机的展示区。

  据悉,此次捐赠的黑胶唱片将由国家大剧院妥善保管,并定期向公众展示,让更多的观众体验黑胶唱片,感受音乐经典。(完)

  舞美设计以“城”为核心,空中造型取自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九宫”概念,棋盘式布局集纳了三合一、频闪、染色灯等种类繁多的灯具,华美大气、光彩灵动,并融入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舞台四周还以灯墙阵列环绕城池,既可营造星辰大海的壮阔,亦有火树银花的浪漫,让观众视界得以无限延伸。

  新华社达喀尔1月8日电(记者王子正)据塞内加尔媒体报道,塞中部卡夫林区8日凌晨发生一起公交车相撞事故,造成至少40人死亡、70余人受伤。

  四川(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研究院财金商贸研究中心主任王小琪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及社会积极参与下,《方案》打造了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结构,是全局性的、具有深远影响的举措,而《方案》的实施也将对四川省内多个产业及相关企业带来显著利好。”

  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高擎理想信念火炬,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敢于亮剑、勇于动真碰硬。要牢固树立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坚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与堵塞制度漏洞、强化监督监管结合起来,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持续朝着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目标迈进,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让我们走近3个由科研工作者组成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家教故事,感受他们的家风魅力……

  对互联网行业来说,大力发展普惠数字社区,打造互动性数字生活场景,升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不仅意在拥抱实体经济,将数字化的动力带给千行百业,更有机会借此在产业互联网的“下半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李秀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