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

来源: 雷科技
2024-06-16 06:36:48

  中新社上海6月14日电 (记者 王笈)作为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首场放映(First Film),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14日在上海影城与中国观众首次见面,揭开一段尘封了82年的历史真相。

  1942年10月,日军征用“里斯本丸”号船押运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返回日本,途经舟山附近海域被美军潜艇鱼雷击中。舟山渔民救起384名英军战俘。

  感动于中国渔民的壮举,地球物理学者、海洋技术专家方励决心拍摄一部面向全球观众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影片完全取材于真实历史,通过对“里斯本丸”号沉船的探索与发掘、对英军战俘后人及相关当事人的大量采访,深入讲述了“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的始末,及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方励回忆,8年前,他的团队开始寻找这艘沉船,“它的实际坐标与我们在相关文件里查到的坐标相差了36公里,因为那个年代的人们是靠星座、六分仪来定位的,误差很大”。

  成功找到沉船后,方励又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地开始了抢救式采访。“当时听说还有两位亲历者在世,一位是时年98岁的‘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另一位是时年94岁的舟山渔民,时间很紧迫。后来,我们又意外寻找到一位居住在加拿大的幸存者。”

  这一天,多位“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的亲历者后人来到上海,观看了《里斯本丸沉没》在电影节的首场放映。Kenneth Andrew Salmon是幸存者Andrew Salmon之子,他十分感激中国渔民营救了自己的父亲,“父亲很少在家里提起‘里斯本丸’号,战友们的遇难让他很痛苦。后来他开始通过写书的方式,把这个故事记录了下来。”

  在方励看来,光影记录下的历史是最真实的。“卡梅隆执导的电影《泰坦尼克号》,让全世界都知道了这艘沉船的1500 多名遇难者;希望《里斯本丸沉没》也能让大家记得‘里斯本丸’号,记得船上的800多名遇难者,记得中国老百姓在战争年代有那么善良、勇敢的义举。”(完)

  再难再辛苦也不能少了对患者的关爱。在虎坊桥居住的这位老人,今年79岁,她一个人来协和看病, 医护人员帮着老人家拿氧气瓶、找座位,老人输液结束后,医护人员还要给她测一下血氧,才放心让她离开。

  就在4日当天,亲绿的自由电子报披露,台军动用128亿元新台币,要在全台284个营区设立智能警监系统,却传出该系统第一阶段“球型监视器”的相关设备中,使用了大陆制的电路板。“中科院”的解释是:此案是2019年4月决标签约的,依当时采购作业规定以原产地认定不得为大陆地区产品,而合约厂商交货的球型监视器,厂牌为瑞典AXIS,生产地也是瑞典,符合当时的采购规定。

  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专家表示,目前,抗病毒治疗有些口服的小分子药可以使用,强调早期使用,即发病以后或者是感染明确诊断以后,尽早地使用,一般强调是5天之内使用效果更好。当然5天以后,也不是不能用,但是效果有限。此外,抗病毒治疗不能用于预防性地给药。

  2022年12月16日,秦宇红不得不连续值了四个班,白班,夜班,白班,夜班,“40多个小时没睡觉”。17日,他开始出现呼吸困难、浑身水肿、咳血等症状,嗓子也发不出声音。这个51岁的男人终于倒下了,但只休息了一天,又匆忙回到急诊室。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护师 姜旭颖:我们是有岗位职责的,但是真忙起来的时候并不能说每个人就固定在自己的岗位去干什么,大家都是穿插着来的,可能这个岗位需要的人正在忙别的事儿,那我肯定就会顶上去,去干这件事情,大家都是相互帮助的。

  但冯晓梅心里清楚,短时间内整合一支专业的重症队伍很难。“还有呼吸机、输液泵等设备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到位,需要提前做准备。”冯晓梅告诉记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重症救治这个,巧妇并不是人人都能干的。”

李建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