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观澜:与内地“迎来送往”中,把握香港发展机遇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3 06:20:45

  中新社香港6月2日电 题:与内地“迎来送往”中,把握香港发展机遇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关注香港的人士或许会发现,近期香港与中国内地间的“迎来送往”可谓“一浪接一浪”。

  “送往”方面,6月1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从香港国际机场出发,搭载100多名香港大学生赴上海实习。而此前,香港廉政公署还组织了最大规模赴内地交流团。

  就在这一浪接一浪的“迎来送往”间,香港与内地的深化交流合作亦愈发凸显。

  一直以来,作为国家的特别行政区,“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的独特名片。随着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稳步推进,香港这张名片含金量也持续提升。内地省份与香港合作的重要 内容正是共同“搭台唱戏”,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供应链。香港也需要在和内地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中,不断巩固自身独特地位,从而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种双向需求下,“迎来送往”自然水

  需要注意的是,于香港而言,不能只将“迎来送往”当做流于表面的活动,更要认识其背后反映的内外形势变化,把握好其中的机遇。

  香港发展史是一部在识变、求变、应变中实现自我超越的历史。只有认识到当下变局,才能更好开新局。尤其面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香港在眼光“向外看”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内地发展及需求。

  例如,当前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出现催生出众多新兴产业,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一轮驱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亦是内地全力推动的方向。近年来,内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激励研发的重大政策措施。这种鼓励创科的氛围和不同激励政策,可为正构建国际创科中心的香港提供借鉴。

  “识变”之后,香港应思考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与内地携手共进。仍以创科为例,香港拥有林立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可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香港资金充沛……这些优势让创科成为香港与内地合作过程中的重要领域,从香港与鲁、沪、桂三地签署的合作意向中便可见一斑。当然,从合作意向到最终落地还需要双方不断磨合,需要更多、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才能实现。

  习近平指出,中巴是具有全球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互为全面战略伙伴,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担负着共同的发展责任。中巴建交48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持续深入发展,日益成熟活跃,已成为发展中大国关系典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前景。我高度重视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愿同你携手努力,继续坚定支持彼此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推进双边务实合作,密切多边协调配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引领和推动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强调支持民营经济和民企发展。再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可以说是亮明态度、毫不含糊,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定下明确基调,也为民营企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传递积极信号,树立更多信心。”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表示,他同时呼吁,当前应重点关注促消费、稳就业两大领域,“疫情期间,受影响最大的餐饮、文旅、线下零售业很多都是民营企业,甚至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工商个体户。他们既是社会民生服务的毛细血管,也是促消费、稳就业的力量之一,帮助这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非常坚定的相信以实实在在的劳动创造价值,中国经济的大树会根深叶茂、生机勃发。”

  鼎盛时期,世界油画七成来自中国,中国油画的八成来自大芬村。这里每年产出500万幅油画,而其中,仿制梵高画像最多的当属赵小勇。

  南非急救电话:999或082911

  “对百年奋斗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总书记这一句话,把2021、2022这两个重要年度贯穿起来——2021年是建党百年,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未来承接着历史,历史昭示着未来。党的二十大,正是新时代、新征程、新奋斗的重要里程碑。

  监制丨陆毅

陈盈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