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见证中法友谊的小说《白牛》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09 13:51:42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7日电 题:见证中法友谊的小说《白牛》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小说《白牛》是中法传统友谊缔造的产物,书中的‘我’其实是一头牛。”6月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的小说《白牛》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上,作家刘霄认为,这是一本见证中法友谊的小说。

  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周恩来总理赠送了礼品。作为回礼,蓬皮杜向中国赠送了50头夏洛莱牛,其中的17头被送往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达青宝拉格牧场饲养。因该牛通体雪白,被当地人称为“白牛”。

  “其实在动笔前夕,我对法国牛落户中国的故事仍很陌生……”刘霄透露,直到他赴当地采风后,才对这个题材产生兴趣。

  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刘霄第一次见到了“白牛”的后代。通过走访养殖大户,他了解到了“白牛”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住宿、饮食等方面的情况。在当地一个展览厅,他还有幸见到了当年“白牛”初到中国时的相关文字和图片。

  从西乌珠穆沁旗回来后,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刘霄创作了小说《白牛》。通过爬梳史料,他还原了这17头纯种夏洛莱牛在当地落户的故事。

  17头纯种夏洛莱牛被运到达青宝拉格牧场时,已近寒冬。从温暖的故里来到寒冷的内蒙古高原,如何让这些牛安全过冬成了当地人面临的第一个大难题。

  刘霄了解到,达青宝拉格牧场不仅为这些牛盖起了专门的牛棚,里面还生了炉子。由于牧民对这批牛照顾有加,1975年春,第一批牛犊相继出生。

  小说中,刘霄写道,这17头纯种夏洛莱牛在当地降下第一批牛犊时,成为锡林郭勒盟的一大新闻。当地很多民众就想来看看,这批“国礼牛”产下的牛犊长什么模样。

  后来的50年间,夏洛莱牛在内蒙古的种群规模不断扩大,从17头扩大到了5.8万头。

  据《内蒙古日报》报道,目前,西乌珠穆沁旗正在将“白牛”新品种认定和核心育种场创建工作纳入中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拟于202 4年底前建设完成。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田瑞华认为,小说《白牛》在体现中法友谊的同时,以“白牛”成长为时间轴,记述改革发展,借“白牛”之口阐述了50年来内蒙古牧业地区的山乡巨变,“为作家刘霄点赞。”

  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作为第一个与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与中国携手走过了意义非凡的一个甲子。“可以说,长篇小说《白牛》是记录中法建交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传承中法传统友谊做出了作家的重要贡献。”(完)

  当天是兔年正月初五。分娩后的疲惫感和新生命顺利诞生带来的喜悦交织在一起,包围了凌晨时分躺在产床上的王彦。

  农民工外出务工,无非是图收入相对较高,可随着劳动力输出地的发展,这种待遇比较优势也在减弱。更何况,在家乡就业、创业,还可兼顾陪伴家人。而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想进工厂,则是觉得流水线的工作枯燥无味,工厂打工缺乏晋升空间和发展前景。归根究底,他们只是某座城市的“过客”和“打工人”,缺乏真正的归属感。因此,他们会在“抢人大战”的各方中“择优录取”,这也加剧了用工的不确定性。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8/27/2203936005331554575.jpg" alt="" />

  其次,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小微民营企业面临能源、资源以及产成品价格波动问题,需要帮助提高这些企业利用期货等金融工具能力,来稳定价格、稳定预期,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对普通的中国家庭来说,生养三个孩子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经济压力、婴幼儿照护难题外,向来作为养育孩子主力的女性因此在职业发展、自我价值实现方面遇到的困难,也是不少家庭在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的问题上迟疑与纠结的重要原因。

  另外三个新增的部门及负责人分别是:由国际贸易大臣凯米·巴德诺赫领导商业贸易部;前文化大臣米歇尔·多尼兰负责科学、创新和技术部,该部门旨在推进苏纳克的愿景,让英国成为“下一个硅谷”;前住房大臣露西·弗雷泽将领导文化、媒体和体育部。

陈信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