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滞留件盲盒,馅饼还是陷阱?

来源: 金羊网
2024-06-03 08:37:25

  宣称可 低价开出数码产品、物超所值、抢到就是赚到

  快递滞留件盲盒,馅饼还是陷阱?

  调查发现,所谓“大惊喜”的“买家秀”其实是刷出来的,消费者上当容易捡漏难

  在一些电商平台,搜索“快递箱盲盒”“滞留件”等关键词,会跳出很多“白菜价”“紧急处理”快递滞留件盲盒的商家。有的滞留件按斤处理,也有的以“麻袋”为单位销售,许多商品图封面上都有大字标明“稳赚不赔”“抢到就是赚到”“快来捡漏”等字样。

  记者随机点进一家店铺看到,有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的价格可选。而根据每家店铺小到几十件,大到1万多件的成交量来看,有不少消费者抱着“赌一把”的心态下了单。随手点进一个商品,评论区内零差评,几乎全是“溢美之词”,不少人表示“大惊喜”,开出手机“赚了”,他们拍的“五公斤(海外原单)”产品价格为170元。

  但在某社交平台搜索相关内容,不少消费者分享了自己的拆盲盒体验,其中一位消费者称自己购买的20余元的滞留件盲盒里基本是“牙签”“棉签”之类的东西,根本不值20元。在该分享贴下,不少网友质疑该店刷好评。还有消费者表示自己买的298元20斤的盲盒中“很多商品连说明书都没有”。

  快递滞留件盲盒到底能不能买?是否真的能物超所值?江苏省消保委调查发现,快递滞留件热销的当下,不少商家抓住消费者“以小搏大”的心理动歪脑筋,将廉价批发来的小商品分装进不同快递专用盒,通过“精心”包装后,打上“海外原单”的标语,“李鬼”摇身变“李逵”,接下来,在商品评论区安排“低价开出数码产品”等表示“物超所值”“大惊喜”的“买家秀”,进而营造出“买到就是赚到”的假象。殊不知,消费者闭眼买的滞留件盲盒,是销售者睁着眼打包的“套路礼盒”,消费者拆开盲盒有惊无喜,不仅没“捡漏”反而“上当”。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一方面,如果商家售卖的确为他人的快递滞留件,不合法;另一方面,滞留件盲盒套路多,上当容易,捡漏难。

  痰咳不出、神志不清,尽快打120送院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青海西宁至四川成都高速铁路的红原2号隧道施工现场,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在湖南长沙的中联重科挖掘机智造园区内,每6分钟一台挖掘机即可下线,挖掘机全生产流程通过智能工厂和无人化“黑灯产线”控制;看南海之滨的海南加快推进自贸港建设,文昌市的一块面积约为93亩的土地正在进行地质勘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进取的蓬勃活力。开局之年看中国,各地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过几年努力,到2020年天津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比2017年提高53.8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齐家文化年代上与夏代纪年相当,既是中国国内东西部民族与文化交流的结果,也是东亚传统文化与中亚西来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青铜之路和丝绸之路都穿过齐家文化分布区,见证着东西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发展。因此,齐家文化是上古世界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标志着东亚进入青铜时代,也奠定了华夏复合文明基调。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您对齐家文化研究颇为深入,请问齐家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青铜之路上有何重要意义?产生的影响有哪些?</strong>

  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上海市日前发布通知,2022年12月25日至2023年1月27日期间,对重点监测的电商平台和邮政快递企业,给予上岗工作的一线人员每人每天60元补贴;对元旦假期和春节假期上岗工作的一线人员,给予每人每天150元补贴。

陈彦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