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余位书法名家作品杭州展出 以书法解码宋韵文化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12 16:44:25

  中新网杭州12月7日电 (童笑雨)12月7日,浙江书法院首届“书法·之江双年展”——宋韵浙风·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浙江杭州开幕。此次活动邀请120余位全国书法名家参与创作,旨在通过书法解码宋韵文化,以书法为载体探索优秀宋韵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书法·之江双年展”是浙江书法院常设主题性学术展览,两年一届。本届创作主题为“宋韵浙风”,旨在聚焦宋韵文化浙江标识,展现宋代浙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创新。

  此次展览分为家国、文韵、盛学、风雅、浙刻5个篇章,涵盖两宋政治、文化、思想、经济、艺术等方面。展览辐射两宋经典诗词文赋,共遴选了100余篇两宋经典诗、词、文,以及20余种宋刻宋碑题跋,邀请120余位全国书法名家参与创作,并梳理出80余个宋韵小故事辅以陈列。

  《中国书法全集》总编刘正成书写的是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程颐的《颜子所好何学论》,作品一旁展示的是“程门立雪”这一典故。在他看来,以书法的形式将两宋经典诗、词、文重现,是“活化”的方式之一,展览呈现给观众的不仅是艺术美学,还有文献价值。

  当天,还举行了首届“书学·之江论坛”——两宋浙江书法学术研讨会。“书学·之江论坛”是浙江书法院创设的学术品牌,每年举办一届。首届论坛以“两宋书法的历史影响以及浙江传播”为主题,旨在系统开展“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传承研究,深入挖掘宋代书法的当代价值,并集中梳理两宋书法的历史影响以及浙江区域现象与特征。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浙江书法院将持续打造“书法·之江双年展”“书学·之江论坛”和学术期刊,使之成为中国书法传承发展的“催化剂”,书法高端人才培养的“聚宝盆”,浙江书法资源挖掘的“发动机”,为进一步发挥浙江书法领先发展的新优势,打造高水平文化强省。(完)

  据了解,为了让留校学生度过一个有温度、有收获、有意义的寒假,宿迁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还将组织留学生参加看春晚、逛庙会、赏民俗、游景区等系列活动共度新春佳节。(完)

  一位装卸工人表示,自己和同事都在谈论改革,“这让我很沮丧”。他今年46岁,凌晨三点半就需要起床工作。“每天完成工作后,我几乎走不动路。我的背痛,关节痛,脚踝痛。像这样一直工作到60岁以上对我来说似乎完全不可能。我将无法继续前进。我得找一份更合适的工作。这项改革十分荒谬!”

  今时之人亦如古时之人,爱兔之活泼、兔之生动,爱兔文化中无限的生命力。在近现代艺术作品中,我们仍能处处发现兔子的身影。无论是齐白石创作的《丹桂双兔》、张大千创作的《嫦娥奔月》,还是徐悲鸿笔下的《十二生肖•兔》,这些艺术作品无不蕴含着传统兔文化的底蕴。每一个生动的兔形象背后都凝聚着千千万万的希望,表达着人们对自然的崇敬。这与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理论紧密相连。神兔也好,凡兔也罢,日月交替,历史流转。过往的时光虽已远去,但这些文化载体,使得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岁月历程中那些生动美好的文化意象,让我们感知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尊重生命和对自然和谐境界的精神追求。

  周兵称,当潮水退去之后,消费行业将重新回归价值本质,这要求新消费品牌修炼内功,重点提升品牌力,这包含产品力、创新力、沟通力等多个维度。

  除夕半夜被叫醒去拜天宫、抢头香,则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陈冠颖过年时“甜蜜的负担”。

  载入史册的“六冠”巴萨横空出世,他率领巴萨以9分优势击败死敌皇马,摘得西甲冠军。

黄坚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