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已有创新药在中国实现“全球首发上市”

来源: 快科技
2024-06-16 19:10:50

  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有关情况。黄果在吹风会上答记者问时有上述表示。

  黄果介绍说,据统计,2022年至今,国家药监局累计批准创新药品82个、创新医疗器械138个,仅今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创新药20个、创新医疗器械21个。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处于全球前列,中国的创新药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可期。

  他介绍说,在健全鼓励创新机制方面,国家药监局针对重点产品,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改进和加强沟通交流服务,让注册申请人及早夯实研究基础,可以“少走弯 路”;同时,持续贯通“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等四条快速通道,加速推进临床急需、重大疾病防治等新药的审评审批。

  黄果表示,在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面,国家药监局将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重大传染病用药、疾病防控急需疫苗和创新疫苗等纳入加快审评审批范围,鼓励以临床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

  他表示,以公众关注的罕见病治疗药物为例,“2022年批准上市3个,2023年批准45个,2024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24个”。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让很多罕见病患者不再无药可治,能够切实受益。

  在接轨国际审评标准方面,黄果表示,从2017年6月中国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至今已经采纳实施了全部68个ICH指导原则。这意味着中国药品审评的技术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也意味着中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可以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还意味着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则在中国同步申报、同步上市。

  郁亮认为,“楼市的确有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政策正在发力,并且对“盘活存量项目”等对行业中长期有重大影响的方面都有提出要求,是一种对行业的鼓舞。

  听说LPR再次下降的利好消息,福建省德化友盛陶瓷公司总经理颜旭东颇为高兴:“我们刚刚从日本接下一批日用陶瓷新订单,如果能获得成本更低的资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降低财务成本,及时采买原材料投入生产。”

  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 吴佳:我们将继续挖掘分布式光伏的绿证资源,对接本地有需求的出口企业,也希望国内绿证和国际的互认,可以让国内绿证在国际流通。

  “央行政策利率变动会对LPR变动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贷款利率仍需维持在低位,LPR下降会传导至企业实际贷款利率,有助于降低信贷融资成本。

  就在美国商务部正式宣布雷蒙多访华消息的同一天,美国将33家实体从“未经验证清单”移除,其中有27个中国实体。美方还表示寻求延期《中美科技合作协定》6个月,从而为进一步的谈判留出时间窗口。

  2022年中国恒大累计交楼30.1万套。中国恒大表示,中国海南海花岛文旅项目稳步运营,累计接待游客超760万人次。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恒大拥有土地储备1.9亿平方米。此外,集团还参与旧改项目78个,其中大湾区55个(深圳34个),其他城市23个。公司目前的营运资金来源主要为各地政府提供的纾困资金借款、项目处置收入、存量的监管资金以及日常经营销售收入等。

黄茹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