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告:地球三极冰盖冰川物质过去20年损失量超7.68万亿吨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23 12:21:37

  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1月5日在北京发布,其“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专题报告显示,南北极冰盖与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呈现损失状态,2001-2020年,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北极)和青藏高原冰川物质损失量分别为26390亿吨、47390亿吨和3060亿吨,相应的损失率分别为1320亿吨/年、2370亿吨/年和150亿吨/年。

  针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气候行动”,“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专题报告通过评估分析和研究探讨,形成南北极冰盖物质平衡、海冰密集度与厚度数据产品,以及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平衡和积雪分布等产品,为开展南北极与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该专题报告还显示,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各流域的冰川物质损失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三者均与全球变暖有关。此外,南极冰盖物质损失与南大洋绕极深层暖流入侵有关;青藏高原冰川物质损失与季风强度减弱导致的降雨量减少和消融量增加有关。

  过去20年间,南北极冰盖与青藏高原冰川物质损失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总体贡献量约21毫米,约占同期全球海平面上升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格陵兰冰盖、南极冰盖分别贡献了13.1毫米、7.3毫米,青藏高原冰川的影响微弱。

  同时,南北极海冰与青藏高原积雪的整体规模出现明显萎缩。20年间,北极海冰密集度呈现明显减少趋势,海冰厚度亦呈下降趋势,一年冰厚度的减薄趋势快于多 年冰;南极海冰密集度变化不显著,但海冰厚度总体下降;青藏高原季节性积雪面积比例总体下降,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和怒江流域下降显著。

  据了解,中国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自2012年起持续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2023年度报告由该中心联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同济大学等优势科研力量共同完成,其包含3个专题报告,另两个分别为“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碳损失和碳吸收的影响”“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完)

  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星彤报道:1月27日大年初六,2023年春节黄金周正式落下帷幕。综合各大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假期出游总结,今年春节期间,广东旅游热度环比增长373%,旅游市场交出三年以来最亮眼成绩单。

  寒风中,他们穿行在设备区,看设备外观、构架,查压力、瓷瓶,对设备进行测温,约1小时后,完成当天的第一次全站巡视。

  春节出游,年俗是特色。全国各地景区纷纷推出各类庆祝农历新年活动。

  消费心理向积极方面回调需要一定的时间

  据悉,经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数据中心监测,综合运营商手机信令大数据和旅游消费短信调查,2023年春节假期浙江省接待游客2531.1万人次,同比增长43%,比2021年同期增长17.6%,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长13.2%,游客接待量创历史新高;实现旅游收入329.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6.1%,游客人均花费1302元/人。

  中国接连发布了超出市场预期的经济指标,欧美大型金融机构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美国高盛公司的玛吉·魏(音)指出,中国的消费恢复空间非常大。

张慧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