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成中国最大的秋冬菜生产基地 金针菇出口量占全国近六成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27 18:02:29

  中新网南宁6月26日电(记者 杨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韦波26日介绍,2023年广西蔬菜产量超4400万吨,外调超1000万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秋冬菜生产基地和重要的“西菜东运”“南菜北运”基地。

  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西全力保障民众“菜篮子”“果盘子”有关情况。

  近年来,广西大力推进蔬菜标准化、设施化、园区化发展,基本形成了北部湾、湘桂通道、西江流域、右江流域四大产业带以及城市周边“保障性菜园”基地,大力建设冷库及仓储分拣集散中心,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西菜东运”基地。

  “广西的蔬菜不仅量有保障,质也有保证。”韦波介绍,2023年广西全区有效期内的蔬菜无公害、绿色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分别达208个、167个、20个。

  与此同时,广西的设施蔬菜发展不断加快。2023年,广西统筹项目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新建(扩建)设施蔬菜、设施食用菌项目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达1000万元,吸引了一批全国食用菌领军企业入桂投产,推动广西成为金针菇出口第一大省,出口量占全国近六成。广西全区棚架设施蔬菜面积71.8万亩,较上年增加10.5万亩。

  此外,为确保重要农产品产得出、运得走、卖得掉,广西还实施了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整县推进试点项目,累计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4381个,全区冷藏保鲜库容达1100万立方米左右、储藏能力达220万吨左右;建设了一批品牌农产品数字化产地仓,规范农产品采后清洗、分选、分级、冷藏、储运等一系列流程,有力提升农产品采后商品化水平;开通了面向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农产品冷链专 列,推动生鲜农产品快速抵达上述主要消费市场。

  据悉,下一步,广西将依托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研发推广蔬菜优新品种及配套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继续加大设施蔬菜支持力度;推进蔬菜产品区域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扩大产品知名度;着力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大力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全面提升广西蔬菜影响力和竞争力。(完)

  <strong>传播科学 点燃梦想(倾听)</strong><br />

  <strong>●产能上</strong>

  打“保护伞”确实是艰难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称,黑恶势力“保护伞”隐蔽性强,“保护伞”往往深居幕后、暗中扶持,而且很多是“大伞”套“小伞”、层层保护,越是“大伞”,与黑恶势力直接接触越少,隐藏得越深。对黑恶势力“保护伞”取证困难,很多黑恶势力“保护伞”具备一定的反侦查能力,熟悉政策法规和办案程序,能够提前隐匿、销毁证据,一旦与黑恶势力形成攻守同盟后,更是很难收集有效证据。因此,“打伞破网”必须深入分析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的特点,对症下药。

  <strong>告别“云端”,两岸青年重聚梦想舞台</strong>

  现行《指引》未充分明确重组贷款涉及的“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以及“合同调整”两个关键概念,且规定重组贷款均应分类为不良。借鉴国际经验,《办法》进一步细化了重组的概念。一是明确重组资产定义,重点对“财务困难”和“合同调整”两个概念作出详细的规定,细化符合重组概念的各种情形,有利于银行对照实施,堵塞监管套利空间。二是将重组观察期由至少6个月延长为至少1年,在观察期内采取相对缓和的措施,有利于推动债务重组顺利进行。三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再统一要求重组资产必须分为不良,但应至少分为关注。对划分为不良的重组资产,在观察期内符合不良上调条件的,可以上调为关注类。四是对多次重组的分类作出明确规定,要求观察期内未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还款,或虽足额还款但财务状况未有好转,再次重组的资产至少归为次级类,并重新计算观察期。

  8日19时起至10日19时,三峡北线船闸由运行上行闸次换向为运行下行闸次,加大下行船舶的通过量,疏散出川待闸船舶。

刘家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