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预付式消费陷阱,这四点请牢记!

来源: 红网
2024-06-28 17:51:50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于7月1日起实施,针对预付式消费的问题,强化了消费活动中的经营者义务。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消费提示,选择预付式消费时注意以下几点。

  谨慎选择商家。由于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中因信息不透明而处于劣势地位,在资金安全、服务质量、合同等方面都存在风险隐患。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前,要谨慎选择商家、理性消费,认清自身实际需要,尽量避免较大数额的充值办卡,单次充值不宜过多,不轻信各种优惠活动。同时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好的经营者。

  认真审阅合同。预付式消费应与商家签订正式合同,以电子邮件等形式的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确保合同可随时调取查看。在签订合同时,需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收款不退、过期作废、限制转丢卡不补“霸王条款”,如有发现要敢于说不。

  保留消费凭证。办理预付卡后,消费者还要注意保留证据,向商家索要发票、收据,保管好每次消费打卡记录,保留聊天记录等证据。每次消费后都要仔细核对所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金额,及时掌 握卡内余额变动。除此之外,消费者付款时要使用商户专用收款码,拒绝私下转账。

  提升维权意识。消费者如遇到消费纠纷,及时找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及时向消协组织或有关部门投诉,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消费者在平时消费时也要留心观察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服务质量,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我们将指导各地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探索实施信用管理等新型监管方式,加大日常管理和专项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问题,规范实施撤销注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等工作,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切实保障劳动者等各类主体合法权益。”上述负责人说。

  业内人士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说,平台企业涉及金融业务范围广,交叉部分多且复杂程度高,对其的整改工作有一个突出特点,即自开始实施对平台企业的整改以来,始终是多个金融管理部门共同开展工作。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6月28日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的决定,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

  他介绍说,“过去一年(2020年)来,代表们克服疫情影响,通过多种方式更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为提出高质量议案打下坚实基础。据统计,代表通过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或座谈走访等方式形成的议案,超过议案总数的三分之二。”

  “五一”期间刚开业的烧烤城海月龙宫万人烤场,从6月起也调整了营业时间:星期日至星期四,东区和西区轮流开业;只有星期五和星期六,东区和西区才同时开业。

  专家指出,猴痘病毒主要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人体。作为普通民众,接触的机会很少,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恐慌,保持良好心态。

陈博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