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学相逢论坛在法国巴黎举办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30 16:50:25

  中新网巴黎6月28日电 当地时间6月26日,中法文学相逢论坛在位于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中心举办。

  中法文学相逢论坛旨在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由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和法国国家图书中心主办。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施战军、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徐波、法国国家图书中心总干事帕斯卡·佩罗、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督察员凯瑟琳·鲁丽杰、法国巴黎图书节主席文森特·蒙塔涅等中法嘉宾出席。中国作家毕飞宇、刘震云、贾平凹、刘慈欣和法国作家菲利普·弗雷斯特向论坛视频致辞。

  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主任张洪斌在致辞中表示,中法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由来已久。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欧亚大陆两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千古文脉一华章。文学作品里沉淀的是民族的文化、思想和精神,让中法文脉紧密相连,搭建起东西方交流的心灵之桥。

  论坛期间,中法两国作家进行了两场圆桌讨论。首场对话的议题是“人的处境与文学表达”,法国女作家斯蒂芬妮·勒·贝尔、中国作家梁鸿、作家张清华参加,法国跨文化管理与沟通学院教授、翻译家帕斯卡尔·埃尔巴兹主持;第二场对话的议题是“新科技时代,文学何为”,法国作家尼古拉·易杰、中国科幻作家韩松参加,巴黎太平洋通出版社创始人、社长朱人来主持。

  徐波表示,中法都是文化大国,文学更是两国共有的国家“禀赋”,在两国人民相逢、相知与相爱中发挥着情感沟通的桥梁作用。值此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之际,举办文学相逢论坛,不仅有助于两国公众更好地了解彼此国家的文学传统,也有利于双方增 进对社会现实的客观了解,从而为中法关系创造更好的民意和社会

  施战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中法两国都有丰富的文学遗产,两国文学界相互关注,相互欣赏。法国是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最多的国家之一,2013年以来中国也成为法语书海外版权售出的第一大合作伙伴。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论坛的举办是对两国文学交流、文明互鉴的一种“深情打量”和“诗意定格”,蕴含着对两国文学交往与情谊的回溯、思考、遐想和期许。他表示希望中法作家间的此类“文学相逢”要经常进行。(完)

  在与当地干部座谈时,与会民革领导、企业家围绕民族文化发掘、教育帮扶、农业发展等出谋划策。

  此次赴土耳其参与救援的18名队员分别来自厦门、三明、南平等福建各地,多数队员有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救援经验,多名队员还曾参加过尼泊尔地震救援、斯里兰卡洪灾救援等国外救援行动。

  曾经,周曼在城市里开餐厅,有着非常不错的收入,在外的这些年,她也学到了很多新东西,产生了很多新想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周曼明显感觉到,城乡融合步伐在加快,大家越来越需要新消费场景。“我本身对于乡村生活是非常向往的,我自己有着‘一方小院’的这种情怀。”在周曼心中,回到乡村去寻找自己对于“诗和远方”的向往,这种念头越来越重。

  据了解,2月8日起,长三角“三省一市”户籍民众在申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期间,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本人可以凭《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登记表》向浙江省、绍兴市现居住地公安机关居民身份证受理点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

  <strong>欧洲面包店持续飘香</strong>

  25岁的牛欢乐值乘列车已有3年时光,也在列车上经历了3个春节。从警之初,因为没有丰富的处警经验,她更多的是手足无措。但青年最不缺的是从零开始的勇气,她虚心的向乘警师傅请教经验,勤于专研业务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警务素养,完成了从学生到一名警察的蜕变。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再试试”。春运期间,牛欢乐值乘的列车上发生一起旅客财物丢失警情,旅客张先生在下车时,发现自己的黑色手包被遗忘在了座位上,包内有六千多元以及多张银行卡,请求乘警帮助寻找。接报后,乘警牛欢乐立刻前往张先生的座位处开展工作,但是在车厢内细致查找了几遍后,都没有发现张先生的黑色手包。牛欢乐再次联系张先生,询问他乘车期间的细节,想要进一步获取线索。此时的张先生已经对找回手包不抱希望,不想再麻烦乘警了。但是牛欢乐却没有放弃:“没事儿,让我再试试吧!”

陈莹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