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李玉民翻译艺术研讨会”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3 05:40:51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贾天勇) 由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李玉民翻译艺 术研讨会”30日在校内实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

  李玉民是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当代著名文学翻译家。他在中法建交的元年便到法国留学,是中法甲子情谊的见证者和中法文化交流的摆渡人。李玉民译著等身,迄今为止,译文字数已逾3000万字,其中半数为国内首译,曾获傅雷翻译出版奖、国家图书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宗琥主持开幕式。他表示,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甲子情深,60年光阴不仅见证了中法友谊的源远流长,也预示着中法关系将开启新征程、更上新台阶。在两国文化交往史中,翻译作为沟通文化、传递思想的桥梁,承载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

  研讨会上,李玉民风趣幽默地谈论了自己对翻译的感受和自己独特的翻译方法。他表示自己现在翻译作品的时候不再以那些大的文学流派为纲了,而是主要关注细节的、微妙的东西、找准每个作家文笔中独特的风格。他还表示支持重译,希望不断的有后人去超越原有的译文。

  谈到对翻译的执着,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杨国政认为李玉民有着一生专注一件事的工匠精神,以及将生活的艺术和翻译的艺术相互融通、享受其中的人生态度。

  法兰西共和国学术棕榈勋章获得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车琳教授以“一个生动的翻译家”、“一个站着的翻译家”、“一个蹦蹦跳跳的老师”来形容李玉民老师,并在发言中谈到译者的隐形和译者的主体性,提到李老师每本译作的译后记和序言正是对该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

  最后,法语系两位学生黄吴蔚、王凌森为与会者带来了诗朗诵——缪塞的Pâleétoile du soir,李老师将之译为《淡淡的晚星》。

  当天,来自法国驻华大使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有关专家,以及媒体记者参加了研讨会。(完)

  2023年春节来临,人口流动比较大,易感人群的健康预防尤为重要。这段时间,在做好日常诊疗工作的基础上,父子俩常常入户巡诊,为村民监测身体状况、送药,提供用药、居家康复指导。

  “民以食为天”,每逢佳节,美食是必不可少的。砂锅鱼头、方肉、佛跳墙……三位台青聊到春节美食时,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我的官职低微还未达到中等官位,还是归家种地做隐居方外之臣。今天人们高歌欢饮庆贺元日的美酒,早开的鲜花也起舞迎接大唐春日。嫩绿的草色掩映着通往居室的小路,美好的风光惊动了我的四邻。但愿人生永远像元日这天一样欢乐,年年岁岁四时风物都如此新鲜。

  作者 杨陈 张文茜

  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新闻发言人刘启冬介绍,2022年,宁夏深入开展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卫生健康和国有产权、土地、矿业权交易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行政机关共立案382件,调查处置领导干部176人。

  <strong>【新春走基层】昔日“摩托大军”难觅踪影</strong>

张进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