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香港)科技赋能下的提效与扩容——探访香港国际机场禁区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16 22:16:33

  中新社香港6月15日电 题:科技赋能下的提效与扩容——探访香港国际机场禁区

  中新社记者 郑嘉伟

  “面对竞争,我们会利用好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提升效率,做好服务,努力实现客货运容量最大化。”香港机场管理局署理行政总裁及首席营运总监张李佳蕙15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如是说。

  香港国际机场作为全球航空枢纽,国际货运量连续13年保持全球第一,客运量亦位列全球前三,如此庞大体量下如何借助科技创新进一步挖掘潜力?带着这一问题,记者深入机场禁区一探究竟。

  记者首先来到香港国际机场的“大脑”——机场中央控制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弧形中控大屏幕,按照功能分为飞机起降、停机坪、客运大楼和地面交通4个部分。中控大屏下方整齐排列着一排排“小屏”,工作人员散布其间,正有条不紊地监测、调度整个机场的运行。

  香港机场管理局机场运行副总监方瑞文介绍,这是全球最大规模机场中央控制中心,覆盖全机坪的4K摄像头收集不同功能区域的信息,并在此整合成一些指标直观呈现,工作人员能像高明的医生一样实时追踪机场运作的“健康”情况,作出精确“诊断”,并及时调度处理。

  “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届时我们的控制中心也会进一步扩大,全面匹配三跑道系统。”他说。

  离开中央控制中心后记者一行来到货运停机坪,一辆蓝色的拖车拖挂着行李箱缓缓驶来,驾驶舱空无一人,靠近人群时却稳稳停住,并鸣笛提醒避让,待记者远离后车辆又重新启动出发。

  方瑞文告诉记者,这种无人驾驶拖车2019年开始投入使用,已是“老员工”了,近年来机场不断更新迭代,在不同区域运行各具功能的无人驾驶车辆,如协助安保的无人驾驶巡逻车和负责运送乘客的穿梭巴士等。

  “截至目前,香港国际机场已投入超过50辆无人驾驶车辆,总行车距离逾115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8圈,为机场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同时确保相关功能区在恶劣户外环境下仍能有效工作。”方瑞文说。

  此外,香港国际机场还设有自助安检闸口,运用人脸识别技术,令离港过程快捷顺畅;在客运大楼内,旅客总能看见机器人“辛勤劳作”,游荡于各个角落进行日常消毒和清洁。

  张李佳蕙告诉记者,国际旅客过去乘坐航班需要提前2—3小时赶到机场,如今在种种科技创新赋能下,各环节等候时间大幅缩短,国际旅客从抵达机场到登机最快仅需1小时,不仅便利旅客,机场也得以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更大容量以接待旅客。

  张李佳蕙还表示,近年来中国内地科技创新蓬勃发展为香港国际机场发展带来新机遇,机场内外多项智能设施背后都有内地科技公司的支持,未来会继续与内地加强协调合作 ,努力打造智能机场。

  “未来竞争会很激烈,但是我们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因此我对香港国际机场保持领先有信心。”她说。(完)

<strong>  ■ 当主播赚了不少钱让她感到不安</strong>

  离新郑国际机场不足10分钟车程的比亚迪招募中心,近一周来无疑是郑州航空港区最热闹的地方。大年初八开始,郑州比亚迪开始在这里招工。

  近些年,晚会、综艺节目、影视剧中植入广告过于生硬、数量过多,逐渐成为被观众反映集中的问题之一。在今年的某卫视跨年晚会中,某家居品牌的广告可谓赚足眼球,该品牌名称始终出现在屏幕右下角,并且在主舞台两侧有硕大的品牌图片,当镜头拉近时几乎占据屏幕的一半,红色背景更是在昏暗的现场显得格外扎眼。在随后的时间里,主持人和嘉宾你一言我一句地谈论着房间装修,主持人更是介绍起身下的沙发和身旁的按摩椅,在3分钟的介绍后,才报出下一个节目。

  “以往是‘金三银四’,今年明显感觉提前热起来了。”祝女士是上海一家房产中介公司的员工,她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春节后,其所在中介带看量环比上升了两至三成。”

  从线下消费来看,我们基于每日互动公司提供的全国232个代表性商圈逐日人流量数据构建的线下商圈消费热度指数显示,1月以来该指数连续多日保持在100以上的高位,较去年12月平均提升15.5个点,且呈稳步上升态势,表明线下消费热度快速恢复。

  董荣平补充道,拿张帮丽家来说,4个孩子读书,一年下来大概要花3万元,她现在负担得起。要是在以前,肯定是背债。

白静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