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出台新政加强生态环境常态化监督管理和问责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03 06:40:45

  中新网西宁5月31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31日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获悉,青海出台新政加强生态环境常态化监督管理和问责。

  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常态化监督管理和问责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去年底,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青海省进行了督察,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督察典型案例和反馈问题的整改,结合平时督察发现问题和问责实际及案例,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问题”研究和落实。

  《实施意见》由总体要求、常态化行政监管、常态化监督问责、工作要求4部分组成。建立预告、收集、受理、提醒、评判、严管、督查、宣传8项机制,用有效管用的机制保障生态环保常态化监管落地落实。从强化政治监督、监督贯通、执纪问责、以案促改、担当作为5个方面,推动监督问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从加强组织领导、督查落实、成果运用3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还提出常态化行政监管的8个方面工作机制,贯穿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理念,各项机制前后承接、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捋顺了如何预防、发现、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创新了生态环境监管模式。

  为更好做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有效衔接,青海省官方配套制定了常态化监管问题责任追究触发机 制,坚持综合研判、分类处置原则,明确了“什么情况下问责、由谁问责、问谁的责”的各类情形。触发机制启动后,将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三责”同追。(完)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跨年夜,我同样奔波在路上,深夜送我回家的出租车师傅,得知我和他一样来自东北,还热情地给我放起了手机里收藏的评书。“三尺书案,一方惊堂木,评书名家,演绎传奇事迹……”熟悉的声线,让成长的记忆百转千回,回到了书香漫溢的学生时代,闻到了笔尖飘逸的墨香。彼时手机的天气预报显示,车窗外的体感温度已经降至冰点,但我的心情如沐春风。街道两侧车流如梭,在灯火辉煌的夜晚,路的尽头光明而灿烂。这一路都浸润着书香。自从爱上读书后,此后我每年的新年愿望似乎都和读书有关。跨年的夜晚,似乎总是伴随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告别,又悄然孕育着新生的梦想,在等待中唤起希望,在守候中迎接曙光。

  / 观望的旅行爱好者 / 疫情前出国游泡汤后,如今纠结于高价机票

  1月2日,湖北武当山再现雪后雾凇。当日,海拔较高的武当山金顶气温低至-5℃,经过前晚一场大雪,景区内外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美不胜收。

  近期有机构认为,2022年四季度以来由于疫情散发、终端客流量减少,消费者信心指数位于低位,四季度乳企的销售收入增速还会受到影响。

  急诊科实行分级诊疗。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排队候诊;经筛查明确是新冠危重症患者,在医院急诊抢救区和发热门诊感染病房接受抢救。每日,该院进行抢救的患者接近百人。

  三是重点区域。要抓住重点区域和国家,使共建“一带一路”更加聚焦中国同周边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周边率先形成通畅的双循环发展格局。推动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农产品在贸易、关税等便利化制度安排。继续加快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成立,形成人口超过15亿的巨大区域市场,打造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保持高科技领域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相对稳定。

萧志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