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助力绿色未来 新能源汽车发展后劲十足

来源: 金羊网
2024-06-27 18:26:23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到2030年有望达8000万辆;今年1至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

  “实践证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关键在于顺应客观规律、充分尊重市场竞争、坚持在开放中求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 发言人李超表示,新发展理念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引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充分的市场竞争也锻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巴西—中国企业家委员会专家图利奥·卡列罗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奥秘在于“中国已不仅只是生产者,还是创造者”,不仅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设计”。中国汽车受到消费者青睐,尤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符合巴西能源转型的需求。

  中汽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51.9万辆,同比增长13.7%。新能源汽车产销和汽车出口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中国品牌也继续保持良好表现。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政策利好不断,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中,财政部下达2024年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用于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预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助力新能源汽车开到老乡家门口;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明确,金融机构可自主确定自用新能源汽车等的贷款最高发放比例。随着相关政策加快落地、持续发力,将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持续走高,充电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完善。

  李超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992万台,同比增长56%;其中,公共、私人充电设施分别达到305万台、687万台,分别增长46%、61%,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放眼全球,绿色低碳是大势所趋,这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前行的新动能。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在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全球对绿色产能的需求远远大于产出。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有望达到1300万辆,增速约40%,在乘用车领域的单月渗透率有望超过50%,迎来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

  提起这个驿站,干了五年环卫工人的牛立生赞不绝口。“冬天冷了进来暖和一会儿,这个里面还有热水,对于我们环卫工人来说真是很方便。”

  经调查,2022年12月初,在N95口罩供货紧张的情况下,为谋取非法利益,犯罪嫌疑人濮某某通过网络低价购买了15万只N95口罩白胚,并自行印刷江苏某品牌口罩外包装,在简陋的出租房里雇佣周围村民在未经任何杀菌消毒处理前提下,对口罩进行二次加工和包装,并将口罩售卖至市场。

  “我先给你搭搭脉,睡不着可以睡前泡泡脚,我一会儿给你按压一下耳穴……”在湖州市中医院门诊6楼治未病中心,该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医师徐惠芬正给一位“阳康”民众看诊,并给出中医诊疗方案。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水路客运服务商,珠江客运公司具备位于香港上环的港澳客运码头、位于尖沙咀的中国客运码头往返内地各口岸航线运营资质。

  中国医学专家的最新成果显示,乳腺癌转移亚群主要分布在原发病灶边界——即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交界部位。这一发现表明,原发灶边界区域的细胞具有更强的转移能力,其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为后续乳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提供了新的思路。

  <strong>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理论之维廓清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指向。</strong>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核心要旨,因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凸显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文化价值传统的彼此调适与相互耦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场景中,如何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化”中国之价值规制与民族国家价值传统“化”马克思主义之价值耦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应然旨趣。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推崇在时代境遇中之耦合交融,其不仅给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以本土化表达与民族化阐发,而且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现实性意指与创新性蕴涵。“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深刻写照着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与“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民本思想之意义投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贯秉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初心使命与“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爱国主义情怀之现实旨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阐析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生态观念之和谐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鲜明昭示着共产主义理想与“天下大同”和合理念之殊途同归……“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民族文化的价值阐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意识形态导向功能,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抉择。

赖阳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