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重生爽文,为啥这么离谱?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26 22:05:05

  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上官云)“重生爽文”,可能是不少人打发碎片时间会选择的阅读对象。但是,有些重生小说的情节,是不是太离谱了?

  比如,主角上一世被虐待,重生后忽然开窍,有了“八百个心眼 子”;更炸裂的是有些设定,主角重生后成了“非人类”,比如老虎、豹子,甚至是……蛆。

  咱就是说,这种类型的“爽文”,是非写不可吗?

  这些“重生”爽文有多离谱?

  重生爽文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是,这类作品往往带有流量导向,很能迎合读者阅读趣味,主角无论逆袭还是复仇,一路升级神速。

  至于背景,古代一般是虚构的皇家、侯门等,无辜善良的主角结局凄惨,重生之后智商上线,乃至逆天改命。另外,有的小说还结合了龙王、战神等元素。

  具体内容也有一些固定句式,比如“再睁眼,我又回到了XXX那一天……”“这一次,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等等,类型则主打一个“只有读者想不到,没有作者写不到”。

  比如,主角有数不清的“重生”花样。有时候是主角跟前世的死对头一起重生,或者动不动重生在“末日”“天灾”来临之前,相当玄幻。

  部分小说的主角,重生后甚至不再是人类。有读者透露,自己看过很多重生爽文,里边最炸裂的一篇,是主角重生成了蛆,然后兜兜转转,不断进化,简直一言难尽。

  重生理由更潦草,被下毒、被陷害……总之怎么方便“重生”怎么来,两三句带过,之后主角再次上线,凭借金手指大杀四方,手撕“绿茶”、“暴打”渣男渣女,走上人生巅峰。

  细节更是缺乏常识。比如有人得了“梦食症”,冰箱里存放许久的冷冻肉,牙齿照样啃得动;伸手接东西是“我春葱已经探出”,怎么读怎么别扭。

  “绝大多数重生爽文最讲究的是反派打脸时的‘爽度’,写来博读者一乐,带有很强的娱乐性质,有些设定根本就谈不上逻辑。”资深网文编辑董江波说。

  靠奇葩情节吸引眼球难长久

  眼下,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相当可观,《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达404.3亿,网文用户数量达5.37亿。

  话说回来,这些“重生”爽文为啥一直有人写?它在网络文学中算不算“利好”类别?

  董江波的答案是肯定的,“网络文学很多都自带爽文性质,重生文简直就是爽文中的爽文。第一世过得委委屈屈,第二世把问题和坏人全部解决掉,快节奏复仇,比较能吸引读者。”

  借着短视频的东风,最近一段时间,带有“爽文”内核的短剧随处可见,比如霸道总裁、重生逆袭古今的虐恋等等。有业内人士认为,某些微短剧,其实就是古早网文“视频化”。

  董江波表示,大约从2023年开始,重生爽文的发布渠道逐渐以免费阅读平台为主。不过,可视化后的爽文,主要还是在短视频平台赚钱,靠的是点击量和VIP订阅。

  “由于网文写手知识储备和文学素养参差不齐等原因,重生爽文存在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他解释,为了吸引读者,有的人怎么吸引眼球怎么编,奇葩情节自然就多了。

  而一些读者之所以爱看重生爽文,一大原因就是“解压,不烧脑”,利用碎片时间看几眼,纯属放松娱乐,很快也就忘了。

  “作为消费品,爽文提供的爽感存在边际效应,新鲜劲过了,靠着炸裂的设定、噱头吸引流量的爽文很难有什么水花,也不可取。”董江波说。

  同时,他观察到,“重生”小说的题材很多,但比较受欢迎的,基本都是内容脚踏实地,与现实生活关联,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绪,也比较能引发读者共鸣。

  所以说,“重生”只是小说的外壳,靠奇葩情节吸引眼球难以长久,只有写作逻辑自洽,讲一个好看的故事,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打动读者,获得长尾效应。(完)

  卡塔尔中央银行9日推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特别版纪念钞,纪念钞图案包含中国企业承建的世界杯主体育场。这是“中国制造”元素第二次出现在卡塔尔货币上。

  2019年9月下旬,尚在美国的葛健接到了来自中科院联系人的微信,催促他查收一则两天前就已经发出的信息。联系人告诉葛健,中科院的一个项目可以给这个想法提供机会,需要一份申请。

  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在8月举办的国际核工程大会上表示,预计2022~2025年间,中国将保持每年6~8台核电机组的核准开工节奏;到2035年,中国核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10%,相比2021年翻倍。

  [#11月10日新增本土确诊1150例# #11月10日新增本土无症状9385例#]11月1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0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9例(广东23例,福建18例,四川7例,天津2例,内蒙古2例,上海2例,江苏2例,辽宁1例,云南1例,陕西1例),含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2例,辽宁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1150例(广东546例,河南124例,重庆114例,内蒙古98例,北京64例,山西53例,四川41例,新疆30例,甘肃15例,云南14例,黑龙江9例,湖南8例,青海8例,辽宁5例,山东5例,陕西5例,天津2例,江苏2例,贵州2例,河北1例,浙江1例,安徽1例,江西1例,湖北1例),含29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257例,甘肃12例,四川7例,北京4例,山西4例,青海3例,内蒙古1例,黑龙江1例,重庆1例,云南1例,陕西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截至11月13日24时,“0909”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2例、无症状感染者3262例。累计治愈出院确诊病例29例,解除隔离无症状感染者651例。现有确诊病例73例、无症状感染者2611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

  康予虎说,五龙浮雕的造型与五龙宫内目前发现的元、明及清代的浮雕石龙形制、样式皆不相同,因此目前初步认为其年代为宋代。同时,五龙浮雕围合成的方形图案,及图案外侧雕刻的台阶,说明这曾是一处经常性的人为活动场所。

刘华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