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德重返古城忆伯父:“家乡发展如您所愿”

来源: 中文网
2024-06-28 14:11:08

白鹿ai智能造梦「ノルウェイの森を弾いて」と直子は言った。  此次会谈是双方共同推动中澳经贸关系重回正轨的重要一步。会谈期间,王文涛部长邀请法瑞尔部长在合适的时间访华。法瑞尔部长接受了邀请。双方将就法瑞尔部长访华的具体安排保持沟通。(中新财经)rtOMSM6P-uEPtRyLR2KmLKui6-周秉德重返古城忆伯父:“家乡发展如您所愿”

  中新网绍兴11月25日电(记者 项菁)“现在,我可以告慰伯父(周恩来)——家乡发展如您所愿!”被问及重返故土浙江绍兴的第一感受,中新社原副社长、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创始会长、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向记者脱口而出。

  衣着朴素、满头银发、一脸慈祥,86岁周秉德再次踏上故土,受邀参加11月25日召开的2023“同心·越城”大会暨越城区建区40周年大会,共鉴千年古城的变迁与发展,追忆对这里有深厚情感的周总理。

  198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绍兴市越城区,其坐拥2500余年历史的绍兴古城,开启了古城保护发展新纪元。周恩来祖居就位于绍兴古城内,他生前多次称“我是绍兴人”,并以故乡绍兴为豪。

  作为在周恩来身边生活了十余年的晚辈,周秉德虽不在绍兴出生和成长,但对故乡有着特殊的情感。

  “小时候,我户口本上的籍贯写的就是浙江绍兴。20世纪60年代,伯父给我们开家庭会议,告诉我们家在绍兴的保佑桥,所以我从小对家乡的水、桥有很深的记忆。”周秉德娓娓道来。

  为了讲述周总理在老家的故事,1997年,60岁的周秉德第一次来到“梦里水乡”,进行采访报道。时隔数年,周秉德仍记忆犹新,“当时觉得这里古色古香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貌,和北方很不一样。”

  从那以后,周秉德时常回到故土,重走伯父走过的路、见证家乡新变化。这些年,让她感受最深的是古城的新发展。

  “绍兴人很聪明,名人文化是绍兴最大特色。”周秉德自豪地谈及,绍兴被赞誉为“鉴湖越台名士乡”,千百年来走出了“中华书圣”王羲之、“心学大儒”王阳明、“鉴湖女侠”秋瑾、“民族脊梁”鲁迅、“学界泰斗”蔡元培、“人民好总理”周恩来等大家,“这些名人志士都饱含家国情怀,都是追求进步的。在古城内走访名人故居、祖居时,能真切感受到先辈们的精神品格”。

  如其所言,行进在环城河环抱的绍兴古城,相隔几步就能“打卡”名人足迹,感受城市现代化中的“慢生活”。其背后,当地十分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比如实行《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实施“千年古城”复兴计划,推进古城“一城一桥三故里”整体发展格局,开发上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应用等,多维度推动古城发展。

  “这几天,我走了绍兴古城不少地方,很多地方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底蕴,也融入了新观念、新技术、新设计,古与新的巧妙结合是我想象不到的。”周秉德欣喜地说,“特别是 今年开放的北纬30度展示馆,展现了绍兴处在这条神奇纬线上的故事,外观和内里的设计特别好,是绍兴古城的新地标。”

  作为周恩来后人、绍兴儿女,周秉德认为,“绍兴名人文化要持续发扬光大。年轻人更应该有自豪感,学习继承先辈的精神,感悟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为国家多做贡献。”

  与古城发展“同频共振”的,还有乡村。虽然年事已高,但回到故土的周秉德,仍坚持到乡村祭拜周家祖先,“走在乡间,我发现乡村和城市一样,都在进步和发展,让人欣慰”。

  从千年古城到活力新城,从人口资源匮乏到百万级人口,从GDP3.3亿元到超1200亿元……40年间,越城这片古老的土地不断跃变,升腾起“中华崛起梦”。

  百余年前,周恩来赴日本求学前给同学临别赠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如今,透过越城区发展之窗,中国城市乡村不断进步,古城、新城发展相得益彰。

  “如果伯父看到今天的越城、今天的绍兴、今天的中国,他一定会非常高兴。不只是我,绍兴也可以告慰他——家乡发展如您所愿!”周秉德笃定道。(完)

  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加强港口运营组织,推进港口绿色智慧发展。重点推进9个续建项目和5个新开工项目建设。加快大连港太平湾港区码头泊位工程等12个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盘锦港二港池支航道疏浚工程建设,解决“进港最后一公里”问题,服务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

  曾经,由于过度捕捞,食物减少,加上航运、水污染、非法采砂等,影响了江豚的生存环境,江豚的数量日渐减少。

  针对新冠病毒三年来总体变化特点以及未来变化趋势,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指出,总体来看,病毒一直持续发生变异,并呈现出传染性增强、免疫逃逸能力增强、致病性减弱的趋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