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蓝色粮仓”建设 海洋领域专家共话海洋渔业创新发展

来源: 未来网
2024-06-13 14:45:36

  中新网青岛6月13日电(胡耀杰 王禹)“推动蓝色转型,建设蓝色粮仓,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是贯彻落实大食物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举措。”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崔利锋在出席12日举行的第二届青岛“海洋·发展”大会上如是说。

  当日,第二届青岛“海洋·发展”大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举行。多位海洋领域有关院士专家相聚“蓝色粮仓”高端论坛,为发展海洋渔业凝聚智慧和力量。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依海而生,向海图强,更是发展“蓝色粮仓”的题中之义。崔利锋在致辞中指出,未来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主要途径和增量将主要来自水产养殖。“近年来中国水产养殖发展走在世界前列,但未来也面临发展空间受限等困难和问题。”

  针对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在作学术报告时表示,在陆域和近海养殖空间趋紧的情况下,蕴含广大潜力的深远海养殖是建设“蓝色粮仓”、向海洋要食物的重要途径。他提出,“蓝色粮仓”挺进深远海最重要的是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两个链条。

  “要从产业链上游的苗种繁育、饲料研发,到中游的养殖设施与装备设计,再到下游的产品加工进行创新,并建设深远海养殖的完整产业链,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麦康森说道。

  水产品加工一边连接渔业生产,一边直接面向市场,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薛长湖表示,水产品是重要的食品来源,而且营养丰富,对保障人类健康的作用不可替代,而水产加工作为渔业生产的延续,能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带动渔业经济增长。

  他表示,应加快促进水产品深加工,提升水产品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水平,拓宽水产品加工产业链建设,努力把“蓝色粮仓”这篇文章做精做好,让“蓝色粮仓 ”愈发充裕稳固。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在第二届青岛“海洋·发展”大会上,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正式揭牌。据悉,该研究院是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等涉海高校院所共建,定位于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种业创新中心,打造面向产业进行技术开发、转移和熟化的高水平研发平台,成为种业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策源地,突破系列种业核心技术,提升蓝色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本次大会由青岛市政府、中国海洋大学联合主办。会上,中国海洋大学牵头建设的山东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正式揭牌成立。

  据悉,共同体将围绕服务海洋强国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重大任务,坚持产业导向、政府推动、高校领衔,聚焦现代海洋渔业、高端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等产业领域,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力争利用3年至5年时间,建设成为引领全国、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成都1月22日电 (记者 张浪)21日22点10分左右,除夕夜,成都公交夜间7路驾驶员徐国非正在起点站等候发车,突然收到了一位乘客给他送来的热气腾腾的饺子和新春的祝福。

  今后,红红火火的中国庙会还有望成为上野公园的春节固定“节目”,成为日本民众和各国游客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主办方表示,非常期待更多中国游客到上野来!(记者:姜俏梅、李光正、岳晨星、张笑宇;剪辑:沈浩洋;编辑:程大雨、马晓燕、孙浩)

  演出顺利,孩子们兴奋相拥,击掌庆贺,老师们同样激动不已。

  <strong>“展现出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格局与担当”</stro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各地区各部门不误农时、茬茬压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十年上了2个1000亿斤台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厚植了基础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去年底,C罗正式加盟利雅得胜利。上周这位葡萄牙巨星曾代表利雅得全明星队出战与巴黎圣日耳曼的友谊赛,他在比赛中梅开二度,这也是第37次“梅罗对决”。

谢永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