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宁夏“六特”产业高质量发展“密码”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30 08:23:55

  中新网银川6月28日电 (石羽佳 杨文汐)近年来,宁夏大抓高质量发展,产业呈加快发展态势,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六新六特六优+N”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连日来,记者跟随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宁夏篇”专题活动,走进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等地,近距离感受宁夏以葡萄酒、枸杞为代表的“六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小葡萄 酿出大产业

  “历经40年的发展,我们现已形成集葡萄苗木繁育、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加工、科研开发、文化旅游、品牌营销、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实体。”在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葡萄种植基地内,宁夏农垦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天华介绍着企业的发展史。宁夏农垦酒业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宁夏玉泉营葡萄酒厂,这里是宁夏第一瓶葡萄酒的诞生地,也见证着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截至2023年年底,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和开发面积60.2万亩,年产葡萄酒1.4亿瓶,贺兰山东麓产区位列国际葡萄酒产区品牌榜第4位。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坚持了酒庄基地一体化经营、种植酿造一体化技术的酒庄酒发展模式。”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赵世华介绍,当前贺兰山东麓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酒庄酒产区,国产酒庄酒占50%,国际获奖占60%,且贺兰山东麓是中国最集中优质酿酒葡萄产区,基地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也成为了国家两个平台落地产区。

  小红果迸发新活力

  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枸杞是宁夏的“地域符号”“红色名片”,也是最具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的重点产业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加入,枸杞不再局限于干果,越来越多枸杞制品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

  枸杞彩妆、功能饮料、休闲食品……走进位于宁夏中宁县的杞滋堂(宁夏)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各式各样的枸杞“新花样”让人目不暇接。据杞滋堂(宁夏)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旅购部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与江南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多所行业内顶级高校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关系,先后攻关了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创新开发出60余款枸杞汁功能性产品。

  杞滋堂的创新发展,正是中宁县合力实施科技兴杞工程,持续推出俏产品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宁县大力推进基地稳杞、龙头保杞、科技兴杞、质量立杞、品牌强杞、文化活杞“六大工程”,枸杞精深加工产品达10大类120余种,加工转化率达37%,综合产值突破140亿元,区域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杯奶蕴涵高品质

  一杯奶从奶源到舌尖需要经过什么样的旅程?在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现代化智能工厂内,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中控室里,工作人员通过操作信息化系统牢牢把好生产制造环节的品质关,一盒盒牛奶及种类丰富的奶制品由“指尖”奔向千家万户。“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过硬品质守护国人‘舌尖上的健康’为己任,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美味的乳制品。”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宁夏日照充足、气候清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每年拥有近3000多个小时的充足阳光,非常适合牧草生长,为奶牛生长和产奶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这里产出的鲜奶乳脂率、乳蛋白率优于欧盟标准,是全球牛奶的最佳产地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宁夏全区奶牛存栏92万头、生鲜乳产量430.6万吨,分别占全国的8%和10.3%,奶产业综合产值近千亿元,已成为宁夏的支柱产业。(完)

  透过奥运之窗看中国,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当世界惊叹于“两大奇迹”时,答案已蕴藏在人民警察队伍铿锵有力的步履之中——

  原标题:刷屏!外资私募董事长也躲不过电信诈骗?自述被骗1000万"保释金"…这些套路要当心

  <strong>重返三国现场 朱然墓:三国名将递上“名片”</strong>

  野生动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自然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生存状况同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2020年以来,疫情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冲击,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一是部分行业企业出现缩招停招现象,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需求同比下降明显,特别是众多互联网“大厂”校招名额大幅缩减。二是企业线下招聘大量取消或延迟,虽然各类“云上”双选会为企业和学生提供了平台,但双方的沟通程度与线下相比大打折扣。三是部分毕业生求职趋于保守、求稳,不能随着当前形势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预期,“慢就业”“缓就业”问题突出。四是校企合作交流减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的经验,特别是利用企业资源参加岗位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机会大大减少,就业竞争力出现短板。五是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方案不能及时反映社会和市场需求,源头上还存在“人岗不匹配”的情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禽肉产量2380万吨,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消费肉类。2015年-2018年,全国家禽存栏量在60亿只左右波动。2021年,全国家禽出栏157.4亿只,同比增长1.1%;禽肉产量2380万吨,同比增长0.8%;禽蛋产量3409万吨,同比下降1.7%。

叶维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