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24年生态伙伴大会举行 绿色创新技术受关注

来源: 红山网
2024-06-28 14:31:02

美女考比的软件「いいですね」と僕は言った。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石家庄1月14日电 (赵丹媚 崔志平)1月的“京津冀最美湿地”河北衡水湖,湖面开始结冰,那些本该向南迁徙的冬候鸟并未飞走,它们以未结冰水域中丰富的鱼虾、植物为食,用干芦苇和蒲草做窝取暖,显得“乐不思蜀”。VH0f-Boj3p0tXV2aBRZdT1tJSotQ-成都:2024年生态伙伴大会举行 绿色创新技术受关注

  中新网成都6月27日电 (韩金雨 张浪)笔筒、烟灰缸、玩偶......垃圾焚烧后的飞灰“摇身一变”,竟成了各类精巧的小物件。27日,以“共谋发展 创启未来”为主题2024年生态伙伴大会在成都举行,现场发布的多个绿色创新技术、产品备受业内人士关注。

  据悉,本次大会是第5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重要配套活动,由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环境集团)主办。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业内专家、行业领军企业、生态伙伴等200余人 齐聚一堂,共话生态文明,共谋绿色发展。

  “垃圾焚烧后的飞灰如何处置?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如何变废为宝?现在我手里的这款‘固废基绿色胶凝材料’或许就是答案之一。”活动现场,成都环境集团技术中心(总工办)首席专家王莹介绍了这项最新发布的科技成果,“变废为宝”的产品一经亮相,便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它看似像普通水泥,实则是由垃圾焚烧发电后产生的飞灰、矿渣生产而成。相较于普通水泥‘两磨一烧’的生产过程,固废基胶凝材料的生产仅需一次粉磨,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王莹表示,该技术不光有不错的经济效益,还能产生很好的环境效益。

  据了解,固废基胶凝材料以固废替代石灰石等水泥生产原料且无需煅烧,每吨碳排放量仅为75千克,为普通水泥的10%。如果将固废基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领域,预计全国每年可节省水泥熟料4至7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12至5.46亿吨,相当于170至300亿棵树每年实现的碳汇总量。

  会上发布的“城乡供水智慧平台”,则为城市做好内涝防范,打造智慧水务提供了一套“智慧方案”。“该系统实现排水管网运行数据实时采集和问题实时预警,实现下穿隧道积水自动感知。”成都环境集团科技公司党支部委员、副总经理窦晓璐介绍,一旦隧道路面出现积水,系统将精准、高效识别积水点位,自动分级报警,联动交通信号灯、声光报警器等,提醒车辆、行人禁止进入。

  如何实现从高品质供水到智慧化管水?现场的电子显示屏展示了一种新的“管水”方式:只需在控制台轻点鼠标,管段运行情况、供水量、水压等资料的实时图像和数据一目了然。据了解,该平台已在成都一家供水公司投入使用,系统精准识别并成功追回了因漏抄等异常导致的水量损失70余万立方米,直接带来经济收益超200万元,并预计每年可减少业务管理成本500万元,年节电量达20万度。

  除了生态环保企业推出的众多核心产品、技术外,现场还进行了成都市环保产业相关政策进行解读,环保基金推广,发布了技术银行平台、机会清单。

  据成都环境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技术银行包含技术成果库、技术需求库、孵化转化支持、应用案例展示、伙伴计划、数据资讯六大板块。该平台旨在“牵线”科研技术供给端和产业需求端,实现政府、产业、学校、研究单位精准“牵手”。(完)

  范先生曾是一个“背包客”,在大学时已经把中国国内大大小小的城市走遍,疫情前也曾去过泰国,在出入境政策优化调整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泰国。用他的话说,“去泰国比较丝滑,没有过多的限制措施,而且还暖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合肥1月14日电 (记者 吴兰 张强 张俊)1月14日,在2023年安徽省两会“厅局长通道”集中采访现场,安徽省教育厅厅长赵振华就“惠民生暖民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中教育系统围绕“一老一小”将如何开展暖民心行动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1月3日,伴随着新年带来的新气象,江苏南京栖霞区某医疗科技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先生在建行顺利办理开户手续,心情舒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